李贺

李贺

[唐代]
篇诗词 条名句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316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向日 一作:向月)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上 一作:塞土)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西山日没东山昏,旋风吹马马踏云。画弦素管声浅繁, 花裙綷縩步秋尘。桂叶刷风桂坠子,青狸哭血寒狐死。 古壁彩虬金帖尾,雨工骑入秋潭水。百年老鸮成木魅, 笑声碧火巢中起。
火乌日暗崩腾云,秦皇虎视苍生群。烧书灭国无暇日, 铸剑佩玦惟将军。玉坛设醮思冲天,一世二世当万年。 烧丹未得不死药,拏舟海上寻神仙。鲸鱼张鬣海波沸, 耕人半作征人鬼。雄豪气猛如焰烟,无人为决天河水。 谁最苦兮谁最苦,报人义士深相许。渐离击筑荆卿歌, 荆卿把酒燕丹语。剑如霜兮胆如铁,出燕城兮望秦月。 天授秦封祚未移,衮龙衣点荆卿血。朱旗卓地白虎死, 汉皇知是真天子。

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耿耿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楞伽堆案前,楚辞系肘后。人生有穷拙,日暮聊饮酒。只今道已塞,何必须白首?凄凄陈述圣,披褐鉏俎豆。学为尧舜文,时人责衰偶。柴门车辙冻,日下榆影瘦。黄昏访我来,苦节青阳皱。太华五千仞,劈地抽森秀。旁古无寸寻,一上戛牛斗。公卿纵不怜,宁能锁吾口?李生师太华,大坐看白昼。逢霜作朴樕,得气为春柳。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风雪直斋坛,墨组贯铜绶。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
野水泛长澜,宫牙开小蒨.无人柳自春,草渚鸳鸯暖。 晴嘶卧沙马,老去悲啼展。今春还不归,塞嘤折翅雁。
朱城报春更漏转,光风催兰吹小殿。草细堪梳,柳长如线。 卷衣秦帝,扫粉赵燕。日含画幕,蜂上罗荐。平阳花坞, 河阳花县。越妇支机,吴蚕作茧。菱汀系带,荷塘倚扇。 江南有情,塞北无恨。
鸢肩公子二十馀,齿编贝,唇激朱。气如虹霓,饮如建瓴, 走马夜归叫严更。径穿复道游椒房,龙裘金玦杂花光。 玉堂调笑金楼子,台下戏学邯郸倡。口吟舌话称女郎, 锦袪绣面汉帝旁。得明珠十斛,白璧一双, 新诏垂金曳紫光煌煌。马如飞,人如水,九卿六官皆望履。 将回日月先反掌,欲作江河唯画地。峨峨虎冠上切云, 竦剑晨趋凌紫氛。绣段千寻贻皂隶,黄金百镒贶家臣。 十二门前张大宅,晴春烟起连天碧。金铺缀日杂红光, 铜龙啮环似争力。瑶姬凝醉卧芳席,海素笼窗空下隔。 丹穴取凤充行庖,玃玃如拳那足食。金蟾呀呀兰烛香, 军装武妓声琅珰。谁知花雨夜来过,但见池台春草长。 嘈嘈弦吹匝天开,洪崖箫声绕天来。天长一矢贯双虎, 云弝绝骋聒旱雷。乱袖交竿管儿舞,吴音绿鸟学言语。 能教刻石平紫金,解送刻毛寄新兔。三皇皇后七贵人, 五十校尉二将军。当时飞去逐彩云,化作今日京华春。
湾头见小怜,请上琵琶弦。破得春风恨,今朝直几钱。 裙垂竹叶带,鬓湿杏花烟。玉冷红丝重,齐宫妾驾鞭。
真珠小娘下青廓,洛苑香风飞绰绰。寒鬓斜钗玉燕光,高楼唱月敲悬珰。兰风桂露洒幽翠,红弦袅云咽深思。花袍白马不归来,浓蛾叠柳香唇醉。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八骢笼晃脸差移,日丝繁散曛罗洞。市南曲陌无秋凉,楚腰卫鬓四时芳。玉喉窕窕排空光,牵云曳雪留陆郎。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七夕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七夕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七夕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七夕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七夕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七夕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七夕
五陵年少不敢射, 空来林下看行迹。
——《猛虎行
谷中近窟有山村, 长向村家取黄犊。
——《猛虎行
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下不相逐。
——《猛虎行
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
——《猛虎行
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林行。
——《猛虎行
梦入家门上沙渚,天河落处长洲路。
——《宫娃歌
啼蛄吊月钩阑下,屈膝铜铺锁阿甄。
——《宫娃歌
寒入罘罳殿影昏,彩鸾帘额著霜痕。
——《宫娃歌
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
欲剪湘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
——《南山田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