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

李清照

[宋代]
篇诗词 条名句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281

少陵也自可怜人,更待来年试春草。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熔金 一作:镕金)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生当为人杰,死亦作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罗衣消尽恁时香。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
——《金石录后序
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
——《金石录后序
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
——《金石录后序
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金石录后序
遇书史百家,字不刓缺,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
——《金石录后序
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翠羽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
——《金石录后序
是欲求适意,而反取憀憟。
——《金石录后序
庭院深深深几许?
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专,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
微寒应候。
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金石录后序
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
——《金石录后序
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
——《金石录后序
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
——《金石录后序
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
——《金石录后序
丞相居政府,亲旧或在馆阁,多有亡诗、逸史,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遂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
——《金石录后序
日就月将,渐益堆积。
——《金石录后序
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金石录后序
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金石录后序
赵、李族寒,素贫俭。
——《金石录后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