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轼
[宋代]
篇诗词
条名句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792
美人如春风,著物物未知。羁愁似冰雪,见子先流澌。子従徐方来,吏民举熙熙。扶病出见之,惊我一何衰。知我久慵倦,起我以新诗。诗词如醇酒,盎然熏四支。径饮不觉醉,欲和先昏疲。西斋有蛮帐,风雨夜纷披。放怀语不择,抚掌笑脱颐。别来今几何,春物已含姿。柳色日夜暗,子来竟何时。徐方虽云乐,东山禁游嬉。又无狂太守,何以解忧思。闻子有贤妇,华堂咏《螽斯》。曷不倒囊橐,卖剑买蛾眉。不用教丝竹,唱我新歌词。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却教 一作:又教)
斜风细雨到来时,我本无家何处归。仰看云天真蒻笠,旋收江海入蓑衣。
君门如天深几重,君王如帝坐法宫。人生难处是安稳,何为来此骊山中。复道凌云接金阙,楼观隐烟横翠空。林深雾暗迷八骏,朝东暮西劳六龙。六龙西幸峨眉栈,悲风便入华清院。霓裳萧散羽衣空,麋鹿来游猿鹤怨。我上朝元春半老,满地落花无人扫。羯鼓楼高挂夕阳,长生殿古生青草。可怜吴楚两醯鸡,筑台未就已堪悲。长杨五柞汉幸免,江都楼成隋自迷。由来留连多丧国,宴安鸩毒因奢惑。三风十愆古所戒,不必骊山可亡国。
二子本无我,其初因物著。岂惟老变衰,念念不如故。知君非金石,安得长托附。莫从老君言,亦莫用佛语。仙山与佛国,终恐无是处。甚欲随陶翁,移家酒中住。醉醒要有尽,未易逃诸数。平生逐儿戏,处处余作具。所至人聚观,指目生毁誉。如今一弄火,好恶都焚去。既无负载劳,又无寇攘惧。仲尼晚乃觉,天下何思虑。
雨过郊原一番新,寻芳车马踏无尘。普天冷食闻前古,萧寺清游属两人。不作佺期问新历,颇同之问感余春。明年归藉梨花上,应会群贤及四邻。
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今夜吐艳如半璧,游人得向三更看。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渔人收筒及未晓,船过惟有菰蒲声。(湖上禁渔,皆盗钓者也。)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江边石壁高无路,上有黄牛不服箱。庙前行客拜且舞,击鼓吹箫屠白羊。山下耕牛苦硗确,两角磨崖四蹄湿。青刍半束长苦饥,仰看黄牛安可及。
溪山愈好意无厌,上到巉第几尖。深谷野禽毛羽怪,上方仙子鬓眉纤。不惭弄玉骑丹凤,应逐嫦娥驾老蟾。涧草岩花自无主,晚来蝴蝶入疏帘。
问公何事,不语书空。
——《行香子·秋与》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棋声惊昼眠。
——《阮郎归·初夏》
花褪残红青杏小。
——《蝶恋花·春景》
月色如银。
——《行香子·述怀》
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尊前不用翠眉颦。
——《临江仙·送钱穆父》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江城子·江景》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念奴娇·中秋》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念奴娇·中秋》
入淮清洛渐漫漫。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玉盆纤手弄清泉。
——《阮郎归·初夏》
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满庭芳·蜗角虚名》
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
——《江神子·恨别》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屈原塔》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石榴半吐红巾蹙。
——《贺新郎·夏景》
问公何事,不语书空。
——《行香子·秋与》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