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八变歌
北风初秋至,吹我章华台。
浮云多暮色,似从崦嵫来。
枯桑鸣中林,络纬响空阶。
翩翩飞蓬征,怆怆游子怀。
故乡不可见,长望始此回。
3
[原文]:北风初秋至,吹我章华台。
[译文]:初秋时节刚至便刮起了北风,吹到了我所在的章华台。
[原文]:浮云多暮色,似从崦嵫来。
[译文]:日暮时分高天上浮云流走,仿佛从那西极崦嵫山吹来。
[原文]:枯桑鸣中林,络纬响空阶。
[译文]:树林中的枯桑叶飒飒作响,络纬在那空旷的台阶上鸣叫。
[原文]:翩翩飞蓬征,怆怆游子怀。
[译文]:飞蓬草在风中飘飘扬扬,让游子触景伤怀怆然而悲。
[原文]:故乡不可见,长望始此回。
[译文]:遥远的故乡已经看不见了,眺望未果只能悲怅地返回。
八变:其义不详,以“八变歌”为题的乐府歌诗,独此孤篇存世,余概莫传。章华台:春秋时期楚国所筑的台名,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
崦嵫:山名,在甘肃省天水市西南,下有虞泉,是古代传说中太阳西落所没入之处。
络纬:虫名,一名“莎鸡”,秋季鸣虫,因其声如纺线,俗称“络纱娘”、“络丝娘”。
飞蓬:草名。在古诗中常喻为行踪飘泊无定的游子。征:行。怆怆:忧伤悲痛貌。
长望:徐仁甫《古诗别解》认为“长望”即“怅望”。此回:犹此番,此次。
推荐诗词
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从乞求与孤儿买饵,对交啼泣,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探怀中钱持授交。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它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疋。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