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行

两汉乐府 [两汉]

出东门,不顾归。

来入门,怅欲悲。

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

“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

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

“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405
[原文]:出东门,不顾归。
[译文]:刚才出东门的时候,就不想着再回来了。
[原文]:来入门,怅欲悲。
[译文]:回到家进门惆怅悲愁。
[原文]: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译文]:米罐里没有多少粮食,回过头看衣架上没有衣服。
[原文]: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
[译文]:拔剑出东门,孩子的母亲牵着衣服哭泣说:
[原文]:“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
[译文]:“别人家只希望富贵,我情愿和你吃粥。
[原文]: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
[译文]:在上有青天。在下有年幼的孩子。你现在这样做不对!”
[原文]:“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译文]:丈夫说:“你不要管!我去了!我已走得太晚了!我已见白发脱落了,这种苦日子谁知还能够活几天?”

东门:主人公所居之处的东城门。顾:念。不顾归,决然前往,不考虑归来不归来的问题。不归:一作“不愿归”。

来入门:去而复返,回转家门。怅:惆怅失意。

盎(àng):大腹小口的陶器。还视:回头看。架:衣架。

“拔剑”句:主人公看到家中无衣无食,拔剑再去东门。儿母:孩子的母亲,主人公的妻子。

他家:别人家。哺糜(bǔmí):吃粥。

用:为了。仓浪天:即苍天、青天。仓浪,青色。黄口儿:指幼儿。今非:现在的这种冒险行为不对头。

咄(duō):拒绝妻子的劝告而发出的呵叱声。行:走啦!吾去为迟:我已经去晚啦!下:脱落。这句说:我头上常脱落白发,这苦日子难以久挨下去。

诗人简介

两汉乐府

两汉乐府

两汉

不详

推荐诗词

东门行
两汉乐府 [两汉]
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战城南
两汉乐府 [两汉]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妇病行
两汉乐府 [两汉]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从乞求与孤儿买饵,对交啼泣,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探怀中钱持授交。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
悲歌
两汉乐府 [两汉]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上邪
两汉乐府 [两汉]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枯鱼过河泣
两汉乐府 [两汉]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
薤露
两汉乐府 [两汉]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长歌行
两汉乐府 [两汉]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有所思
两汉乐府 [两汉]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它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疋。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