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中庸
[]
0
译文及注释
大地的法则,就是广博、深厚、高大、光明、悠远、长久。
相关名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中庸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明然而日亡。
——中庸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中庸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
——中庸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中庸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中庸
热门名句
清渚白沙茫不辨,只应灯火是渔船。
——
金山晚眺
[
秦观
]
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
金石录后序
[
李清照
]
长线放远鹞儿。
——
荡寇志
[
]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
秦观
]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
雁门太守行
[
李贺
]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
李清照
]
一从陷贼经三载,终日惊忧心胆碎。
——
秦妇吟
[
韦庄
]
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
指南录后序
[
文天祥
]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
观刈麦
[
白居易
]
贤者而后知之,不可以为法,民不尽贤。
——
商君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