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

韩愈

[唐代]
篇诗词 条名句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377
朝游孤屿南,暮戏孤屿北。所以孤屿鸟,与公尽相识。

皇天平分成四时,春气漫诞最可悲。

杂花妆林草盖地,白日坐上倾天维。

蜂喧鸟咽留不得,红萼万片从风吹。

岂如秋霜虽惨冽,摧落老物谁惜之。

为此径须沽酒饮,自外天地弃不疑。

近怜李杜无检束,烂漫长醉多文辞。

屈原离骚二十五,不肯餔啜糟与醨。

惜哉此子巧言语,不到圣处宁非痴。

幸逢尧舜明四目,条理品汇皆得宜。

平明出门暮归舍,酩酊马上知为谁。

长把种树书,人云避世士。忽骑将军马,自号报恩子。 风云入壮怀,泉石别幽耳。钜鹿师欲老,常山险犹恃。 岂惟彼相忧,固是吾徒耻。去去事方急,酒行可以起。
行行指汉东,暂喜笑言同。雨雪离江上,蒹葭出梦中。 面犹含瘴色,眼已见华风。岁暮难相值,酣歌未可终。

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

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数间而已矣。一奴长须不裹头, 一婢赤脚老无齿。辛勤奉养十馀人,上有慈亲下妻子。 先生结发憎俗徒,闭门不出动一纪。至今邻僧乞米送, 仆忝县尹能不耻。俸钱供给公私馀,时致薄少助祭祀。 劝参留守谒大尹,言语才及辄掩耳。水北山人得名声, 去年去作幕下士。水南山人又继往,鞍马仆从塞闾里。 少室山人索价高,两以谏官征不起。彼皆刺口论世事, 有力未免遭驱使。先生事业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绳己。 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穷终始。往年弄笔嘲同异, 怪辞惊众谤不已。近来自说寻坦途。犹上虚空跨绿駬。 去年生儿名添丁,意令与国充耘耔。国家丁口连四海, 岂无农夫亲耒耜。先生抱才终大用,宰相未许终不仕。 假如不在陈力列,立言垂范亦足恃。苗裔当蒙十世宥, 岂谓贻厥无基阯。故知忠孝生天性,洁身乱伦定足拟。 昨晚长须来下状,隔墙恶少恶难似。每骑屋山下窥阚, 浑舍惊怕走折趾。凭依婚媾欺官吏,不信令行能禁止。 先生受屈未曾语,忽此来告良有以。嗟我身为赤县令, 操权不用欲何俟。立召贼曹呼伍伯,尽取鼠辈尸诸市。 先生又遣长须来,如此处置非所喜。况又时当长养节, 都邑未可猛政理。先生固是余所畏,度量不敢窥涯涘。 放纵是谁之过欤,效尤戮仆愧前史。买羊沽酒谢不敏, 偶逢明月曜桃李。先生有意许降临,更遣长须致双鲤。
南伐旋师太华东,天书夜到册元功。将军旧压三司贵, 相国新兼五等崇。鹓鹭欲归仙仗里,熊罴还入禁营中。 长惭典午非材职,得就闲官即至公。
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风揉雨练雪羞比, 波涛翻空杳无涘。君知此处花何似,白花倒烛天夜明, 群鸡惊鸣官吏起。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迷魂乱眼看不得,照耀万树繁如堆。念昔少年著游燕, 对花岂省曾辞杯。自从流落忧感集,欲去未到先思回。 只今四十已如此,后日更老谁论哉。力携一尊独就醉, 不忍虚掷委黄埃。
日薄风景旷,出归偃前檐。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田野兴偶动,衣冠情久厌。吾生可携手,叹息岁将淹。
侯家林馆胜,偶入得垂竿。曲树行藤角,平池散芡盘。 羽沈知食驶,缗细觉牵难。聊取夸儿女,榆条系从鞍。 一径向池斜,池塘野草花。雨多添柳耳,水长减蒲芽。 坐厌亲刑柄,偷来傍钓车。太平公事少,吏隐讵相赊。 独往南塘上,秋晨景气醒。露排四岸草,风约半池萍。 鸟下见人寂,鱼来闻饵馨。所嗟无可召,不得倒吾瓶。 秋半百物变,溪鱼去不来。风能坼芡觜,露亦染梨腮。 远岫重叠出,寒花散乱开。所期终莫至,日暮与谁回。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春雪
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原道
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
——《原道
入于彼,必出于此。
——《原道
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
——《原道
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
——《原道
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
——《原道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原道
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原道
是亦责冬之裘者曰:曷不为葛之之易也?
——《原道
今其言曰:曷不为太古之无事?
——《原道
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其事虽殊,其所以为智一也。
——《原道
帝之与王,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一也。
——《原道
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不见正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
——《原道
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见黜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
——《原道
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相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
——《原道
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
——《原道
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原道
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
——《原道
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
——《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