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净

义净

[唐代]
篇诗词 条名句
(635~713)唐代译经僧。河北涿县人,一说齐州(山东历城)人,俗姓张。字文明。幼年出家,天性颖慧,遍访名德,博览群籍。年十五即仰慕法显、玄奘之西游,二十岁受具足戒。自圣历二年(699)迄景云二年(711),历时十二年,译出五十六部,共二三○卷,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师于译述之余,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盛传京洛。著有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先天二年正月入寂,世寿七十九。建塔于洛阳龙门。
397
标心之梵宇,运想入仙洲。婴痼乖同好,沈情阻若抽。 叶落乍难聚,情离不可收。何日乘杯至,详观演法流。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 后者安知前者难。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 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百苦忘劳独进影,四恩在念契流通。 如何未尽传灯志,溘然于此遇途穷。
众美仍罗列,群英已古今。也知生死分,那得不伤心。
我行之数万,愁绪百重思。那教六尺影,独步五天陲。 上将可陵师,匹士志难移。如论惜短命,何得满长祇.
游,愁。赤县远,丹思抽。鹫岭寒风驶,龙河激水流。 既喜朝闻日复日,不觉颓年秋更秋。 已毕耆山本愿城难遇,终望持经振锡住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