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治
[元代]
篇诗词
条名句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394
遇险思共济,胡粤无异心。
而我与夫子,义烈真断金。
阴崖避飞雨,群龙方怒吟。
岩中歌式微,相和相知音。
申辕应楚聘,邹枚适梁苑。
藩侯喜宾客,贤贤易鹰犬。
黄绮游汉廷,羽翼矰缴远。
秦府十八公,攀附名益显。
昭明众才子,文囿俾蒐选。
高斋切浮云,雉堞俯晴巘。
尚应愧河间,笔削非大典。
退之以文鸣,师友得侯喜。
声名力与俱,虽尊未勇耳。
黄池距青山,孰辨都与鄙。
庵成谁振之,句出闹如市。
千仞宁我高,充实信吾美。
坐令庵内人,前车云可轨。
礼乐有先后,后进则君子。
执方而昧圆,俱野那复史。
伐柯固执柯,畴克求诸迩。
蒸之既匪薪,采焉又非芑。
近交韩与侯,步骤亦常耻。
一医消息尽,布毛自何起。
要须六月息,不息不为已。
敢问二诗人,如何得意旨。
凝澄不动水渊槃,风拂泉生或细澜。
月影透帘朝日薄,龙辉绕匣夜光寒。
玄冥借魄知神物,男子无闻已弱冠。
照我精诚至麟阁,缓随弓剑上仙坛。
松菊径勿荒,政欲善锄治。
参商菅蒯中,高韵自超异。
区别虽少勤,宝此吾臭味。
勿言大钧中,与彼同一气。
三首新诗慰病躯,万金何必是家书。
隔年已有游嵩约,玉趾何时过敝庐。
我似羁縻遐徼州,君如霸府大诸侯。
如何鼎食素烹饪,乃谓溪毛堪荐羞。
驽马但能追十驾,铅刀奚可断千牛。
鄙人粗亦知臧否,敢诮东家故日丘。
雨后秋风入翠微,我来仍值晚凉时。
山遮日脚斜阳早,云碍钟声出谷迟。
故国空馀烟冉冉,旧宫何在黍离离。
兴亡满眼无人语,独倚栏干默自知。
横江一苇听潮来,江月飞霜落酒杯。
寄语钱唐江上月,可怜寂寞照潮回。
寂历古关道,晓烟寒未分。
愁情满秋草,归思隔黄云。
客路自多感,宿酲犹带醺。
萧萧倦游意,况乃久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