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与之

崔与之

[宋代]
篇诗词 条名句
崔与之(1158~1239)南宋名臣。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谥清献,原籍宁都白鹿营 (今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故《宋史》载其广州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绍熙四年(1193)进士。授浔州司法参军,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特授广西提点刑狱。嘉定中,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端平元年(1234),授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二年,除参知政事。三年,拜右承相兼枢密使。嘉熙三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奉祠。著有《崔清献公集》。
218
翠壁丹岩倚碧穹,一壶一地画图中。青鸾有路三山远,玉洞无尘万虑空。虚室尚留丹灶冷,灵泉直与海波通。客游到此应忘返,始觉仙凡迥不同。
雨过云容扫。使星明、德星高揭,福星旁照。槐屋犹暄梅正熟,最是清和景好。望金节、云间缥缈。和气如春清似水,漾恩波、沾渥天南道。晨鹊噪,有佳报。 天家黄纸除书到。便归来、升华天下,安边养洁。好是六逢初度日,碧落笙歌会早。遍西郡、欢声多少。人道菊坡新酝美,把一觞、满酌歌难老。瓜样大,安期枣。
铜梁玉壘碧云端,尺舸西风两鬓残。世道多岐今已惯,人生一见古来难。丈夫不作谋身外,巧匠那能袖手看。月白风清雪堂梦,银波万顷卧龙寒。
国论参稽定,人材护养成。古来同此恨,老去向谁倾。太白云犹溼,瞿塘水正生。挂帆干斗极,属耳凤凰鸣。

柏竹老岁寒,梅矾澹春风。

邂逅万里桥,相对双鬓蓬。

论心岂无酒,举盏不忍空。

恐渠道旁嗤,咄咄醉颊红。

送以静观颐,答以晦养蒙。

障尘马上去,意气如飞鸿。

荆州旧分虎,武陵世凭熊。

所至相劳苦,父老携儿童。

地偏舞袖长,鸡脊牛鼎丰。

甘棠子孙枝,蒙密成芳丛。

闻之白玉堂,起草谁其工。

要为官择人,颇牧还禁中。

胸藏经济方,医国收全功。

世事俱尘土,惟有汗竹公。

雨足芎茁苗,风暖蒲长茸。

离索抱孤影,目断三峡东。

法吏了繁剧,儒生擅文墨。世多兼两长,远到须器识。昔在晋魂公,曾此趋幕职。一逢龚庄敏,期以柱天极。紫微得夫君,嘉禾乏栽植。广城底山川,融结此英物。精神天独饶,醉盎春可即。读书细妍磨,作文工组织。庭隅立两造,片言分曲直。疾顽戒已甚,争事退如默。武库物兼蓄,沧海蠡莫测。同僚总称好,载路誉声塞。五羊书筵重,济物多阴德。荣通付傥来,荐剡岂求得。薰凉快马耳,汗漫捧鹏翼。归装可对人,南物毫不殖。二同羞著我,握手倒巾帻。幽棲泉石边,喜在文溪侧。平章诗浩荡,指点棋黑白。此乐竟何如,满怀春拍拍。咳唾落珠玑,襟期重胶漆。高诵归去辞,永守兔完册。焉知暮岁后,苦被功名迫。终能幡然起,行矣各努力。长途希树阴,萧邸谨服食。悬知风月宵,定启山失忆。
堂堂间世英,大名赫而烜。全才得之天,学力培其本。孤高壁万仞,清郁兰九畹。胸中富甲兵,驰聚菁华苑。文武康济才,孤忠尤蹇蹇。入可运筹幄,出可临边阃。自许何太廉,一麾江湖远。我来陪隽游,方恨合并晚。盍簪遽分袂,此情殊缱绻。高牙奉亲行,天凉彩舆稳。庐山横几案,道院庶嘉遁。金弧夜腾光,三边兵未偃。岂不念王室,罄此忠赤悃。当馈屡兴欢,追锋必于反。江梅小春时,斑衣照归衮。
奎壁光芒久聚东,奏篇入献大明宫。胸中抱负经纶业,笔下铺张造化功。四海高名如日揭,一襟和气与春融。谁知正大传家学,惟有擎拳体国忠。华践峻登群玉表,清修屹立急流中。校雠正对青藜月,关陕俄分画戟风。自喜合簪方衮衮,不堪分袂大忽忽。送君怅望云帆别,顾我凋残雪鬓蓬。戢羽孤棲怜鹤病,脱身高举羡冥鸿。星躔已应魁三象,天路须知尺五通。箬水腊前新蚁绿,橘洲霜后巨螯红。清谈岸帻聊游戏,献纳归班万口同。

荧荧碧眼照人寒,一别重逢岁又残。

老去但求閒处乐,君来尚作向时看。

谁将伏豸夸颅骨,我有盟鸥托肺肝。

坎止流行随所遇,何须觅梦到邯郸。

诸老不敢吏,我来容友之。

调高械夏曲,局熟弈秋棋。

南斗捩船柁,西风吹鬓丝。

莫将金玉质,膏沐画长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