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岑参
[唐代]
篇诗词
条名句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197
郡僻人事少,云山常眼前。偶从池上醉,便向舟中眠。
与子居最近,周官情又偏。闲时耐相访,正有床头钱。
勿叹今不第,似君殊未迟。且归沧洲去,相送青门时。
望鸟指乡远,问人愁路疑。敝裘沾暮雪,归棹带流澌。
严子滩复在,谢公文可追。江皋如有信,莫不寄新诗。
晓笛别乡泪,秋冰鸣马蹄。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
幽山悲旧桂,长坂怆馀兰。地底孤灯冷,泉中一镜寒。
铭旌门客送,骑吹路人看。漫作琉璃碗,淮王误合丹。
将门子弟君独贤,一从受命常在边。未至三十已高位,
腰间金印色赭然。前日承恩白虎殿,归来见者谁不羡。
箧中赐衣十重馀,案上军书十二卷。看君谋智若有神,
爱君词句皆清新。澄湖万顷深见底,清冰一片光照人。
云中昨夜使星动,西门驿楼出相送。玉瓶素蚁腊酒香,
金鞭白马紫游缰。花门南,燕支北,张掖城头云正黑,
送君一去天外忆。
闻君寻野寺,便宿支公房。溪月冷深殿,江云拥回廊。
然灯松林静,煮茗柴门香。胜事不可接,相思幽兴长。
兵马守西山,中国非得计。不知何代策,空使蜀人弊。
八州崖谷深,千里云雪闭。泉浇阁道滑,水冻绳桥脆。
战士常苦饥,糗粮不相继。胡兵犹不归,空山积年岁。
儒生识损益,言事皆审谛。狄子幕府郎,有谋必康济。
胸中悬明镜,照耀无巨细。莫辞冒险艰,可以裨节制。
相思江楼夕,愁见月澄霁。
怜君守一尉,家计复清贫。禄米尝不足,俸钱供与人。
城头苏门树,陌上黎阳尘。不是旧相识,声同心自亲。
饮酒俱未醉,一言聊赠君。功曹善为政,明主还应闻。
夜宿剑门月,朝行巴水云。江城菊花发,满道香氛氲。
爱尔青青色,移根此地来。不曾台上种,留向碛中栽。脆叶欺门柳,狂花笑院梅。不须愁岁晚,霜露岂能摧。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早上五盘岭》
行行潘生赋,赫赫曹公谋,川上多往事,凄凉满空洲。
——《东归晚次潼关怀古》
遂登关城望,下见洪河流,自从巨灵开,流血千万秋。
——《东归晚次潼关怀古》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早上五盘岭》
皤皤岷山老,抱琴鬓苍然。
——《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一官讵足道,欲去令人愁。
——《登嘉州凌云寺作》
胜概无端倪,天宫可淹留。
——《登嘉州凌云寺作》
回合俯近郭,寥落见行舟。
——《登嘉州凌云寺作》
僧房云蒙蒙,夏月寒飕飕。
——《登嘉州凌云寺作》
回风吹虎穴,片雨当龙湫。
——《登嘉州凌云寺作》
愿割区中缘,永从尘外游。
——《登嘉州凌云寺作》
天晴见峨眉,如向波上浮。
——《登嘉州凌云寺作》
绕指弄呜咽,青丝激潺湲。
——《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石林何飕飗,忽在窗户间。
——《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此曲弹未半,高堂如空山。
——《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疑兼阳台雨,似杂巫山猿。
——《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楚客肠欲断,湘妃泪斑斑。
——《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黄鹂翅湿飞转低,关东尺书醉懒题。
——《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
灞头落花没马蹄,昨夜微雨花成泥。
——《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
曲终月已落,惆怅东斋眠。
——《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