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偓
[唐代]
篇诗词
条名句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198
苦吟看坠叶,寥落共天涯。壮岁空为客,初寒更忆家。
雨墙经月藓,山菊向阳花。因味碧云句,伤哉后会赊。
相思凡几日,日欲咏离衿。直得吟成病,终难状此心。
解衣悲缓带,搔首闷遗簪。西岭斜阳外,潜疑是故林。
追寻前事立江汀,渔者应闻太息声。避客野鸥如有感,
损花微雪似无情。疏林自觉长堤在,春水空连古岸平。
惆怅引人还到夜,鞭鞘风冷柳烟轻。
恻恻轻寒剪剪风,杏花飘雪小桃红。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细雨中。
鹤非千岁饮犹难,莺舌偷含岂自安。光湿最宜丛菊亚,
荡摇无奈绿荷干。名因霈泽随天眷,分与浓霜保岁寒。
五色呈祥须得处,戛云仙掌有金盘。
绣帘临晓觉新霜,便遣移厨较猎场。燕卒铁衣围汉相,
鲁儒戎服从梁王。搜山闪闪旗头远,出树斑斑豹尾长。
赞获一声连朔漠,贺杯环骑舞优倡。军回野静秋天白,
角怨城遥晚照黄。红袖拥门持烛炬,解劳今夜宴华堂。
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宽万顷霜。玉碗深沈潭底白,
金杯细碎浪头光。寒惊乌鹊离巢噪,冷射蛟螭换窟藏。
更忆瑶台逢此夜,水晶宫殿挹琼浆。
天似空江星似波,时时珠露滴圆荷。平生踪迹慕真隐,
此夕襟怀深自多。格是厌厌饶酒病,终须的的学渔歌。
无名无位堪休去,犹拟朝衣换钓蓑。
澹月照中庭,海棠花自落。
独立俯闲阶,风动鞦韆索。
罗囊绣两凤皇,玉合雕双鸂鶒。
中有兰膏渍红豆,每回拈著长相忆。
长相忆,经几春。人怅望,香氤氲。
开缄不见新书迹,带粉犹残旧泪痕。
中宵忽见动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四野便应枯草绿,
九重先觉冻云开。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
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荷花》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荷花》
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泪。
——《生查子·侍女动妆奁》
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
——《生查子·侍女动妆奁》
世乱他乡见落梅,野塘晴暖独徘徊。
——《乱后春日途经野塘》
季重旧游多丧逝,子山新赋极悲哀。
——《乱后春日途经野塘》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春尽》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咏柳》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血屏风画折枝。
——《已凉》
莫怪天涯栖不稳,托身须是万年枝。
——《鹊》
化为金印新祥瑞,飞向银河旧路岐。
——《鹊》
高处营巢亲凤阙,静时闲语上龙墀。
——《鹊》
偏承雨露润毛衣,黑白分明众所知。
——《鹊》
举世可能无默识,未知谁拟试齐竽。
——《安贫》
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
——《安贫》
遥夜定嫌香蔽膝,闷时应弄玉搔头。
——《青春》
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终拟约秦楼。
——《青春》
吴国地遥江接海,汉陵魂断草连天。
——《三月》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草书屏风》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春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