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九龄
[唐代]
篇诗词
条名句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264
天启神龙生碧泉,泉水灵源浸迤延。飞龙已向珠潭出,
积水仍将银汉连。岸傍花柳看胜画,浦上楼台问是仙。
我后元符从此得,方为万岁寿图川。
云嶂天涯尽,川途海县穷。何言此地僻,忽与故人同。
身负邦君弩,情纡御史骢。王程不我驻,离思逐秋风。
平生属良友,结绶望光辉。何知人事拙,相与宦情非。
别路穿林尽,征帆际海归。居然已多意,况复两乡违。
感惜芳时换,谁知客思悬。忆随鸿向暖,愁学马思边。
留滞机还息,纷拏网自牵。东南起归望,何处是江天。
与君尝此志,因物复知心。遗我龙钟节,非无玳瑁簪。
幽素宜相重,雕华岂所任。为君安首饰,怀此代兼金。
永叹芳魂断,行看草露滋。
二宗荣盛日,千古别离时。
竟罢生刍赠,空留画扇悲。
容车候晓发,何岁是归期。
先达志其大,求意不约文。士伸在知己,已况仕于君。
微诚夙所尚,细故不足云。时来忽易失,事往良难分。
顾念凡近姿,焉欲殊常勋。亦以行则是,岂必素有闻。
千虑且犹失,万绪何其纷。进士苟非党,免相安得群。
众口金可铄,孤心丝共棼。意忠仗朋信,语勇同败军。
古剑徒有气,幽兰只自薰。高秩向所忝,于义如浮云。
千载一遭遇,往贤所至难。问余奚为者,无阶忽上抟。
明圣不世出,翼亮非苟安。崇高自有配,孤陋何足干。
遇恩一时来,窃位三岁寒。谁谓诚不尽,知穷力亦殚。
虽至负乘寇,初无挟术钻。浩荡出江湖,翻覆如波澜。
心伤不材树,自念独飞翰。徇义在匹夫,报恩犹一餐。
况乃山海泽,效无毫发端。内讼已惭沮,积毁今摧残。
胡为复惕息,伤鸟畏虚弹。
湘岸多深林,青冥昼结阴。独无谢客赏,况复贾生心。
草色虽云发,天光或未临。江潭非所遇,为尔白头吟。
尝蓄名山意,兹为世网牵。征途屡及此,初服已非然。
日落青岩际,溪行绿筱边。去舟乘月后,归鸟息人前。
数曲迷幽嶂,连圻触暗泉。深林风绪结,遥夜客情悬。
非梗胡为泛,无膏亦自煎。不知于役者,相乐在何年。
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飞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感遇十二首·其二》
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
——《耒阳溪夜行》
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耒阳溪夜行》
浮没从此去,嗟嗟劳我形。
——《湘中作》
永路日多绪,孤舟天复冥。
——《湘中作》
烟屿宜春望,林猿莫夜听。
——《湘中作》
怀禄未能已,瞻途屡所经。
——《湘中作》
湘流绕南岳,绝目转青青。
——《湘中作》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归燕诗》
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啸叹此寒木,畴昔乃芳蕤。
——《感遇十二首》
至精无感遇,悲惋填心胸。
——《感遇十二首》
但欲附高鸟,安敢攀飞龙。
——《感遇十二首》
凭此目不觏,要之心所钟。
——《感遇十二首》
鼎食非吾事,云仙尝我期。
——《感遇十二首》
所怀诚已矣,既往不可追。
——《感遇十二首》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春江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