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九龄
[唐代]
篇诗词
条名句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264
贾生流寓日,扬子寂寥时。在物多相背,唯君独见思。
渔为江上曲,雪作郢中词。忽枉兼金讯,长怀伐木诗。
与君尝此志,因物复知心。遗我龙钟节,非无玳瑁簪。
幽素宜相重,雕华岂所任。为君安首饰,怀此代兼金。
有时神物待圣人,去后汤还冷,来时树亦春。
今兹十月自东归,羽旆逶迤上翠微。温谷葱葱佳气色,
离宫奕奕叶光辉。临渭川,近天邑,浴日温泉复在兹,
群仙洞府那相及。吾君利物心,玄泽浸苍黔。
渐渍神汤无疾苦,薰歌一曲感人深。
荷叶生幽渚,芳华信在兹。朝朝空此地,采采欲因谁。
但恐星霜改,还将蒲稗衰。怀君美人别,聊以赠心期。
鱼游乐深池,鸟栖欲高枝。嗟尔蜉蝣羽,薨薨亦何为。
有生岂不化,所感奚若斯。神理日微灭,吾心安得知。
浩叹杨朱子,徒然泣路岐。
尝闻薛公泪,非直雍门琴。窜逐留遗迹,悲凉见此心。
府中因暇豫,江上幸招寻。人事已成古,风流独至今。
闲情多感叹,清景暂登临。无复甘棠在,空馀蔓草深。
晴光送远目,胜气入幽襟。水去朝沧海,春来换碧林。
赋怀湘浦吊,碑想汉川沉。曾是陪游日,徒为梁父吟。
明发临前渚,寒来净远空。水纹天上碧,日气海边红。
景物纷为异,人情赖此同。乘槎自有适,非欲破长风。
蘋藻生南涧,蕙兰秀中林。嘉名有所在,芳气无幽深。
楚子初逞志,樊妃尝献箴。能令更择士,非直罢从禽。
旧国皆湮灭,先王亦莫寻。唯传贤媛陇,犹结后人心。
牢落山川意,萧疏松柏阴。破墙时直上,荒径或斜侵。
惠问终不绝,风流独至今。千春思窈窕,黄鸟复哀音。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飞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感遇十二首·其二》
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
——《耒阳溪夜行》
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耒阳溪夜行》
浮没从此去,嗟嗟劳我形。
——《湘中作》
永路日多绪,孤舟天复冥。
——《湘中作》
烟屿宜春望,林猿莫夜听。
——《湘中作》
怀禄未能已,瞻途屡所经。
——《湘中作》
湘流绕南岳,绝目转青青。
——《湘中作》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归燕诗》
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啸叹此寒木,畴昔乃芳蕤。
——《感遇十二首》
至精无感遇,悲惋填心胸。
——《感遇十二首》
但欲附高鸟,安敢攀飞龙。
——《感遇十二首》
凭此目不觏,要之心所钟。
——《感遇十二首》
鼎食非吾事,云仙尝我期。
——《感遇十二首》
所怀诚已矣,既往不可追。
——《感遇十二首》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春江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