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风

李世民 [唐代]

萧条起关塞,摇飏下蓬瀛。拂林花乱彩,响谷鸟分声。

披云罗影散,泛水织文生。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

0

肃肃:形容快速。风:一作“景”。加:给予。林壑:树林和山沟,指有树林的山谷。

驱:驱散,赶走。寻:一作“入”。涧户:山沟里的人家。卷:卷走,吹散。雾:一作“露”。楹:堂屋前的柱子。山楹:指山间的房屋。

固:本来。迹:行动留下的痕迹。一作“际”。动息:活动与休息。

松声:松树被风吹动发出像波涛一样的声音。

宋玉的《风赋》云:“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下而加焉。”此篇所咏的“凉风”,正具有这种平等普济的美德。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风袭来,给人以快意和凉爽。那“肃肃”的凉风吹来了,顿时吹散浊热,使林壑清爽起来。它很快吹遍林壑,驱散涧上的烟云,使诗人寻到涧底的人家,卷走山上的雾霭,现出山间的房屋,诗人情不自禁地赞美它“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这风确乎是“有情”的。

诗人简介

李世民

李世民

唐代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推荐诗词

赐萧瑀
李世民 [唐代]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饮马长城窟行
李世民 [唐代]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守岁
李世民 [唐代]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咏司马彪续汉志
李世民 [唐代]
二仪初创象,三才乃分位。非惟树司牧,固亦垂文字。 绵代更膺期,芳图无辍记。炎汉承君道,英谟纂神器。 潜龙既可跃,逵兔奚难致。前史殚妙词,后昆沉雅思。 书言扬盛迹,补阙兴洪志。川谷犹旧途,郡国开新意。 梅山未觉朽,谷水谁云异。车服随名表,文物因时置。 凤戟翼康衢,銮舆总柔辔。清浊必能澄,洪...
芳兰
李世民 [唐代]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赋得花庭雾
李世民 [唐代]
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 拂树浓舒碧,萦花薄蔽红。还当杂行雨,仿佛隐遥空。
三层阁上置音声
李世民 [唐代]
绮筵移暮景,紫阁引宵烟。隔栋歌尘合,分阶舞影连。 声流三处管,响乱一重弦。不似秦楼上,吹箫空学仙。
远山澄碧雾
李世民 [唐代]
残云收翠岭,夕雾结长空。带岫凝全碧,障霞隐半红。 仿佛分初月,飘飖度晓风。还因三里处,冠盖远相通。
置酒坐飞阁
李世民 [唐代]
高轩临碧渚,飞檐迥架空。馀花攒镂槛,残柳散雕栊。 岸菊初含蕊,园梨始带红。莫虑昆山暗,还共尽杯中。
赋得浮桥
李世民 [唐代]
岸曲非千里,桥斜异七星。暂低逢辇度,还高值浪惊。 水摇文鹢动,缆转锦花萦。远近随轮影,轻重应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