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萧瑀

李世民 [唐代]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1100

疾风:大而急的风。劲草:强劲有力的草。板荡:动乱之世。

勇夫:有胆量的人。智者:有见识的人。

这首诗极富于哲理。诗的前两句是历来传颂的名句。“疾风知劲草”一语,出自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此语原为汉光武帝刘秀赞誉王霸之言。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后世遂用以比喻只有经过危难或战乱的严峻考验,才能识别出谁的意志坚强,谁是忠诚可靠者。作者李世民在此诗中用此赞美萧瑀。次句的“板荡”乃《诗经·大雅》中两篇作品的名称。《板》、《荡》二诗讥刺周厉王无道,败坏政局。后以“板荡”代指政局变乱。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

诗人简介

李世民

李世民

唐代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推荐诗词

赐萧瑀
李世民 [唐代]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饮马长城窟行
李世民 [唐代]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守岁
李世民 [唐代]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咏司马彪续汉志
李世民 [唐代]
二仪初创象,三才乃分位。非惟树司牧,固亦垂文字。 绵代更膺期,芳图无辍记。炎汉承君道,英谟纂神器。 潜龙既可跃,逵兔奚难致。前史殚妙词,后昆沉雅思。 书言扬盛迹,补阙兴洪志。川谷犹旧途,郡国开新意。 梅山未觉朽,谷水谁云异。车服随名表,文物因时置。 凤戟翼康衢,銮舆总柔辔。清浊必能澄,洪...
芳兰
李世民 [唐代]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远山澄碧雾
李世民 [唐代]
残云收翠岭,夕雾结长空。带岫凝全碧,障霞隐半红。 仿佛分初月,飘飖度晓风。还因三里处,冠盖远相通。
置酒坐飞阁
李世民 [唐代]
高轩临碧渚,飞檐迥架空。馀花攒镂槛,残柳散雕栊。 岸菊初含蕊,园梨始带红。莫虑昆山暗,还共尽杯中。
赋得花庭雾
李世民 [唐代]
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 拂树浓舒碧,萦花薄蔽红。还当杂行雨,仿佛隐遥空。
三层阁上置音声
李世民 [唐代]
绮筵移暮景,紫阁引宵烟。隔栋歌尘合,分阶舞影连。 声流三处管,响乱一重弦。不似秦楼上,吹箫空学仙。
秋暮言志
李世民 [唐代]
朝光浮烧野,霜华净碧空。结浪冰初镜,在径菊方丛。 约岭烟深翠,分旗霞散红。抽思滋泉侧,飞想傅岩中。 已获千箱庆,何以继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