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东风·七夕

卢挚 [元代]

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0

七夕:农历的七月初七,是牛郎和织女相会之日。龙麝:一种香料。

在这支小令中,作者化用唐杜牧《秋夕》,绘制成一幅静夜(望天河)图,并赋予新的内容、新的意境。七夕之夜,月明风清,人们焚起香来庆贺节日。渴望着心灵手巧的女子也拿出了针钱在梧桐树影下乞巧,看牛郎织女相会。因此此曲具有一定的民俗学价值。

诗人简介

卢挚

卢挚

元代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推荐诗词

禁中春松
卢挚 [元代]
阴阴清禁里,苍翠满春松。雨露恩偏近,阳和色更浓。 高枝分晓日,虚吹杂宵钟。香助炉烟远,形疑盖影重。 愿符千载寿,不羡五株封。倘得回天眷,全胜老碧峰。
赋得御园芳草
卢挚 [元代]
阴阴御园里,瑶草日光长。靃靡含烟雾,依稀带夕阳。 雨馀荑更密,风暖蕙初香。拥杖缘驰道,乘舆入建章。 湿烟摇不散,细影乱无行。恒恐韶光晚,何人辨早芳。
晓过南宫闻太常清乐
卢挚 [元代]
南宫闻古乐,拂曙听初惊。烟霭遥迷处,丝桐暗辨名。 节随新律改,声带绪风轻。合雅将移俗,同和自感情。 远音兼晓漏,馀响过春城。九奏明初日,寥寥天地清。
卢挚 [元代]
绕阶流dA々,来砌树阴阴。江淮尉题厅,《语林》)
沉醉东风·七夕
卢挚 [元代]
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道南宅岂识楼桑,何许英雄,惊倒孙郎。汉鼎才分,流延晋宋,弹指萧梁。昭代车书四方,北溟鱼浮海吞江。临眺苍茫,醉倚歌鬟,吟断寒窗。
沉醉东风·重九
卢挚 [元代]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寿阳曲·别朱帘秀
卢挚 [元代]
才欢悦,早间别,痛煞煞好难割舍。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蟾宫曲·长沙怀古
卢挚 [元代]
朝瀛洲暮舣湖滨,向衡麓寻诗,湘水寻春,泽国纫兰,汀州搴若,谁为招魂?空目断苍梧暮云,黯黄陵宝瑟凝尘,世态纷纷,千古长沙,几度词臣。
书梓山寺经堂
卢挚 [元代]
问俗来山郭,携春到隔溪。花香破禅寂,林樾受莺啼。欲和观音偈,聊乘醉墨题。閒云若留客,不肯为余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