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21
[原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译文]:空寂的山中不见一个人,只听到一阵人语声。
[原文]: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太阳的一抹余晖返入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但:只。
返景(yǐng)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返景: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复:又。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推荐诗词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一作送别〕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既至君(一作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一作兆)缝春衣。置酒临长道(一作长安道。一作长亭送)。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村(一作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馀 一作 余)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馀 一作 余)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