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球乐·逐胜归来雨未晴

冯延巳 [五代]

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谷莺语软花边过,水调声长醉里听。款举金觥劝,谁是当筵最有情。

0
早在钟嵘《诗品序》中,就曾说过“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的话。大自然中四时景物的变化足以感动人心,本来是千古以来诗歌创作中的一项重要质素,一般说来外界物象之所以能感动人心,大约主要有两种情形:其一是由于有生之物对于生命之荣谢生死的一种共感,所以见到草木之零落,便可以想到美人迟暮之悲,如同陆机在《文赋》中所说的“悲落叶于劲秋,喜柔修于芳春”。其二是由于大自然的永恒不变的运转,往往可以对人世之短暂无常,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即如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在这两种情况中,物与心之互相感发都是较为明白可见的,在评赏时,也都较为容易解说。有些作品,物与心之间相互感发的关系,并不明白易见,其中确实具有一种深微幽隐的感发。冯延巳的这一首词,正是属于这一类作品。它传达的并不是什么强烈明显的情意,而是以锐敏细微的感受,传达了一种深微幽隐的情绪的萌发。

诗人简介

冯延巳

冯延巳

五代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推荐诗词

采桑子
冯延巳 [五代]
小庭雨过春将尽,片片花飞。独折残枝,无语凭阑只自知。 玉堂香暖珠帘卷,双燕来归。君约佳期,肯信韶华得几时。 马嘶人语春风岸,芳草绵绵。杨柳桥边,落日高楼酒旆悬。 旧愁新恨知多少,目断遥天。独立花前,更听笙歌满画船。 西风半夜帘栊冷,远梦初归。梦过金扉,花谢窗前夜合枝。 昭阳殿里新翻曲,未有...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敢辞 一作:不辞)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虞美人
冯延巳 [五代]
玉钩鸾柱调鹦鹉,宛转留春语。云屏冷落画堂空, 薄晚春寒、无奈落花风。 搴帘燕子低飞去,拂镜尘莺舞。不知今夜月眉弯, 谁佩同心双结、倚阑干。 春风拂拂横秋水,掩映遥相对。只知长作碧窗期, 谁信东风、吹散彩云飞。 银屏梦与飞鸾远,只有珠帘卷。杨花零落月溶溶, 尘掩玉筝弦柱、画堂空。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落梅着雨消残粉,云重烟轻寒食近。罗幕遮香,柳外秋千出画墙。春山颠倒钗横凤,飞絮入檐春睡重。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
谒金门
冯延巳 [五代]
杨柳陌,宝马嘶空无迹。新着荷衣人未识,年年江海客。梦觉巫山春色,醉眼花飞狼籍。起舞不辞无气力,爱君吹玉笛。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②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春到青门柳色黄,一梢红杏出低墙,莺窗人起未梳妆。绣帐已阑离别梦,玉炉空袅寂寥香。闺中红日奈何长。
阮郎归
冯延巳 [五代]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丝, 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 画梁双燕栖。 角声吹断陇梅枝,孤窗月影低。塞鸿无限欲惊飞, 城乌休夜啼。 寻断梦,掩深闺,行人去路迷。门前杨柳绿阴齐, 何时闻马嘶。
喜迁莺
冯延巳 [五代]
宿莺啼,乡梦断,春树晓朦胧。残灯和烬闭朱栊, 人语隔屏风。 香已寒,灯已绝,忽忆去年离别。石城花雨倚江楼, 波上木兰舟。 雾濛濛,风淅淅,杨柳带疏烟。飘飘轻絮满南园, 墙下草芊绵。 燕初飞,莺已老,拂面春风长好。相逢携酒且高歌, 人生得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