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客少年场行

虞世南 [唐代]

韩魏多奇节,倜傥遗声利。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

结交一言重,相期千里至。

绿沉明月弦,金络浮云辔。

吹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

寻源博望侯,结客远相求。

少年怀一顾,长驱背陇头。

焰焰戈霜动,耿耿剑虹浮。

天山冬夏雪,交河南北流。

云起龙沙暗,木落雁门秋。

轻生殉知己,非是为身谋。

0

绿沉:浓绿色。

吹箫入吴市:过着流亡乞食的生活。伍子胥为报父兄之仇,从楚国逃到吴国,曾在吴国吹箫乞食。击筑游燕肆:荆轲欲前去刺杀秦王,其友高渐离在易水击筑为他送行。

寻缘博望:指汉代的张骞,汉武帝命其穷黄河之源,因出使西域。

陇头:陇山,六盘山南段的别称。

龙沙:河北喜峰口外卢龙山后的大漠,后泛指漠北边塞之地。雁门:长城上重要的关隘雁门关,在山西代县北部。

这首诗发端二句已概全篇之旨,“韩魏多奇节,倜傥遗声利”,以下均围绕“多奇节”处而展开。承接此二句,以下八句历叙少年游侠者的精神品格与豪荡气魄。“绿沉明月弦,金络浮云辔”,此十字着重从形象上描绘少年侠士潇洒倜傥的飒爽英姿。“吹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伍子胥有经文纬武之才,因楚平王听信谗言杀害伍奢与伍尚,他逃奔吴国,欲借外力以报杀父兄之仇。伍子胥在吴都梅里(即今无锡梅村),举目无亲,衣食无着,被迫吹起斑竹箫管,在市中乞食,后得公子光的赏识,谋刺王僚,成就大业。高渐离与荆轲为友,善击筑,“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史记·刺客列传》)。后燕亡,高渐离为秦王击筑,因在筑中置铅以伺机击秦王,未果被害。游侠之人并非久居人上,即使沉沦下僚之时,胸中仍怀一股不可磨灭之气。这段奇气促其忍辱负重,完成自己重然诺的历史使命。

诗人简介

虞世南

虞世南

唐代

汉族。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三十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 四卷

推荐诗词

奉和咏风应魏王教
虞世南 [唐代]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结客少年场行
虞世南 [唐代]
韩魏多奇节,倜傥遗声利。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结交一言重,相期千里至。绿沉明月弦,金络浮云辔。吹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寻源博望侯,结客远相求。少年怀一顾,长驱背陇头。焰焰戈霜动,耿耿剑虹浮。天山冬夏雪,交河南北流。云起龙沙暗,木落雁门秋。轻生殉知己,非是为身谋。
春夜
虞世南 [唐代]
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开。惊鸟排林度,风花隔水来。
奉和幽山雨后应令
虞世南 [唐代]
肃城邻上苑,黄山迩桂宫。雨歇连峰翠,烟开竟野通。 排虚翔戏鸟,跨水落长虹。日下林全暗,云收岭半空。 山泉鸣石涧,地籁响岩风。
咏舞
虞世南 [唐代]
繁弦奏渌水,长袖转回鸾。一双俱应节,还似镜中看。
出塞
虞世南 [唐代]
上将三略远,元戎九命尊。缅怀古人节,思酬明主恩。 山西多勇气,塞北有游魂。扬桴上陇坂,勒骑下平原。 誓将绝沙漠,悠然去玉门。轻赍不遑舍,惊策骛戎轩。 凛凛边风急,萧萧征马烦。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 雾锋黯无色,霜旗冻不翻。耿介倚长剑,日落风尘昏。
应诏嘲司花女
虞世南 [唐代]
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亸袖太憨生。 缘憨却得君王惜,长把花枝傍辇行。
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
虞世南 [唐代]
涂山烽候惊,弭节度龙城。冀马楼兰将,燕犀上谷兵。 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凛凛严霜节,冰壮黄河绝。 蔽日卷征蓬,浮天散飞雪。全兵值月满,精骑乘胶折。 结发早驱驰,辛苦事旌麾。马冻重关冷,轮摧九折危。 独有西山将,年年属数奇。 爟火发金微,连营出武威。孤城寒云起,绝阵虏尘飞。 侠客吸龙剑...
咏萤
虞世南 [唐代]
的历流光小,飘飖弱翅轻。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驰马渡河干,流深马渡难。前逢锦车使,都护在楼兰。 轻骑犹衔勒,疑兵尚解鞍。温池下绝涧,栈道接危峦。 拓地勋未赏,亡城律讵宽。有月关犹暗,经春陇尚寒。 云昏无复影,冰合不闻湍。怀君不可遇,聊持报一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