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独不见

沈佺期 [唐代]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921
[原文]: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译文]:卢家年轻的主妇,居住在以郁金香浸洒和泥涂壁的华美的屋宇之内,海燕飞来,成对成双地栖息于华丽的屋梁之上。
[原文]: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译文]:九月里,寒风过后,在急切的捣衣声中,树叶纷纷下落,丈夫远征辽阳已逾十载,令人思念。
[原文]: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译文]:白狼河北的辽阳地区音信全部被阻断,幽居在长安城南的少妇感到秋日里的夜晚特别漫长。
[原文]: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译文]:她哀叹:我到底是为哪一位思而不得见的人满含哀愁啊?为何还让那明亮的月光照在帏帐之上?

诗人简介

沈佺期

沈佺期

唐代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人。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推荐诗词

杂诗三首·其三
沈佺期 [唐代]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唐代]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晓 一作:山)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送陆侍御馀庆北使
沈佺期 [唐代]
古人贵将命,之子出輶轩。受委当不辱,随时敢赠言。 朔途际辽海,春思绕轘辕。安得回白日,留欢尽绿樽。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沈佺期 [唐代]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落叶惊秋妇,高砧促暝机。蜘蛛寻月度,萤火傍人飞。 清镜红埃入,孤灯绿焰微。怨啼能至晓,独自懒缝衣。 妾家临渭北,春梦著辽西。何苦朝鲜郡,年年事鼓鼙。 燕来红壁语,莺向绿窗啼。为许长相忆,阑干玉箸齐。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
洛阳道
沈佺期 [唐代]
九门开洛邑,双阙对河桥。白日青春道,轩裳半下朝。 乘羊稚子看,拾翠美人娇。行乐归恒晚,香尘扑地遥。
入少密溪
沈佺期 [唐代]
云峰苔壁绕溪斜,江路香风夹岸花。树密不言通鸟道, 鸡鸣始觉有人家。人家更在深岩口,涧水周流宅前后。 游鱼瞥瞥双钓童,伐木丁丁一樵叟。自言避喧非避秦, 薜衣耕凿帝尧人。相留且待鸡黍熟,夕卧深山萝月春。
邙山
沈佺期 [唐代]
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 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
寒食
沈佺期 [唐代]
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