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李嘉祐 [唐代]

细草绿汀洲,王孙耐薄游。

年华初冠带,文体旧弓裘。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

0

吉州:今江西吉安县。使君:古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汀洲:水中小洲。王孙。本指王家子孙,这里指王牧。

冠带:本指帽子和腰带。这里指及冠之年。古代男子二十岁称冠年。文体:文章的体裁风格。弓裘:《礼·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后以弓裘比喻子承父业。

小阮:阮籍的侄子阮咸,叔侄二人都在“竹林七贤”之列。这里用以喻王牧叔侄。倚门愁:谓让父母挂念、担忧。

唐人的送行诗很多。但送行有种种情况,诗的情味也就大不一样。这里是送一个年轻人去探望他的叔父,而他的叔父,又是那里的州官。恰逢时节在初春,正是游历的大好时光。对一个刚成年的人来说,游历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闻。因此无论从哪方面说,这都是一件好事。尽管离别免不了引起依惜别之情,但也被替对方高兴的心情掩盖了。这就决定了这首诗的明快基调。

诗人简介

李嘉祐

李嘉祐

唐代

李嘉祐,字从一,生卒年俱不可考,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天宝七年(748)进士,授秘书正字。

推荐诗词

君为万里宰,恩及五湖人。未满先求退,归闲不厌贫。 远峰晴更近,残柳雨还新。要自趋丹陛,明年鸡树亲。
细草绿汀洲,王孙耐薄游。年华初冠带,文体旧弓裘。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
送严维归越州
李嘉祐 [唐代]
艰难只用武,归向浙河东。松雪千山暮,林泉一水通。 乡心缘绿草,野思看青枫。春日偏相忆,裁书寄剡中。
移家避寇逐行舟,厌见南徐江水流。吴越征徭非旧日,秣陵凋弊不宜秋。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只有同时骢马客,偏宜尺牍问穷愁。
送从叔阳冰祇召赴都
李嘉祐 [唐代]
自小从游惯,多由戏笑偏。常时矜礼数,渐老荷优怜。 见主承休命,为郎贵晚年。伯喈文与篆,虚作汉家贤。
京华不啻三千里,客泪如今一万双。 若个最为相忆处,青枫黄竹入袁江。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 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咏萤
李嘉祐 [唐代]
映水光难定,凌虚体自轻。夜风吹不灭,秋露洗还明。 向烛仍分焰,投书更有情。犹将流乱影,来此傍檐楹。
竹窗松户有佳期,美酒香茶慰所思。辅嗣外生还解易,惠连群从总能诗。檐前花落春深后,谷里莺啼日暮时。去路归程仍待月,垂缰不控马行迟。
奉陪韦润州游鹤林寺
李嘉祐 [唐代]
野寺江城近,双旌五马过。禅心超忍辱,梵语问多罗。 松竹闲僧老,云烟晚日和。寒塘归路转,清磬隔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