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崔曙 [唐代]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779
[原文]: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译文]:汉文皇帝修建高高的望仙台,今日登临时天边曙色刚散开。
[原文]: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译文]:三晋的重重云山全向着北方,崤山二陵的风雨从东边飘来。
[原文]: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译文]:像关门令尹谁能够认识清楚,仙翁河上公一去便不再返回。
[原文]: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译文]:远求神仙不如就近寻彭泽宰,一起畅饮共为重阳菊花干杯。

诗人简介

崔曙

崔曙

唐代

崔曙(约704-739),河南登封人,开元二十三年第一名进士,但只做过河南尉一类的小官。曾隐居河南嵩山。以《试明堂火珠》诗得名。其诗多写景摹物,同时寄寓乡愁友思。词句对仗工整,辞气多悲。代表作有《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奉试明堂火珠》、《途中晓发》、《缑(音gou沟)山庙》、《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对雨送郑陵》等。其诗中“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涧水流年月,山云变古今”、“旅望因高尽,乡心遇物悲”、“流落年将晚,悲凉物已秋”等都是极佳的对句。诗一卷(全唐诗上卷第一百五十五)。

推荐诗词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途中晓发
崔曙 [唐代]
晓霁长风里,劳歌赴远期。云轻归海疾,月满下山迟。 旅望因高尽,乡心遇物悲。故林遥不见,况在落花时。
缑山庙
崔曙 [唐代]
遗庙宿阴阴,孤峰映绿林。步随仙路远,意入道门深。 涧水流年月,山云变古今。只闻风竹里,犹有凤笙音。
奉试明堂火珠
崔曙 [唐代]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遥知太平代,国宝在名都。
颍阳东溪怀古
崔曙 [唐代]
灵溪氛雾歇,皎镜清心颜。空色不映水,秋声多在山。 世人久疏旷,万物皆自闲。白鹭寒更浴,孤云晴未还。 昔时让王者,此地闭玄关。无以蹑高步,凄凉岑壑间。
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
崔曙 [唐代]
东林气微白,寒鸟急高翔。吾亦自兹去,北山归草堂。 仲冬正三五,日月遥相望。萧萧过颍上,曨曨辨少阳。 川冰生积雪,野火出枯桑。独往路难尽,穷阴人易伤。 伤此无衣客,如何蒙雪霜。
嵩山寻冯炼师不遇
崔曙 [唐代]
青溪访道凌烟曙,王子仙成已飞去。 更值空山雷雨时,云林薄暮归何处。
吾友东南美,昔闻登此楼。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留。 严子好真隐,谢公耽远游。清风初作颂,暇日复销忧。 时与文字古,迹将山水幽。已孤苍生望,空见黄河流。 流落年将晚,悲凉物已秋。天高不可问,掩泣赴行舟。
山下晚晴
崔曙 [唐代]
寥寥远天净,溪路何空濛。斜光照疏雨,秋气生白虹。 云尽山色暝,萧条西北风。故林归宿处,一叶下梧桐。
支公已寂灭,影塔山上古。更有真僧来,道场救诸苦。 一承微妙法,寓宿清净土。身心能自观,色相了无取。 森森松映月,漠漠云近户。岭外飞电明,夜来前山雨。 然灯见栖鸽,作礼闻信鼓。晓霁南轩开,秋华净天宇。 愿言出世尘,谢尔申及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