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思

张仲素 [唐代]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469

袅袅:纤长柔美貌。陌上:路旁。陌,田间小路。

叶:此处指桑叶。渔阳:古代郡名,治所在今天津蓟县。因此处边陲,常陈重兵把守,后世遂用以指称边境征戍之地。

风俗画画家画不出时间的延续,须选“包孕最丰富的片刻”画之,使人从一点窥见事件的前因后果。这一法门,对短小的文学样式似乎也合宜,比如某些短篇小说高手常用“不了了之”的办法,不到情事收场先行结束故事,任人寻味。而唐人五绝名篇也常有这种手法的运用,张仲素《春闺思》就是好例。

诗人简介

张仲素

张仲素

唐代

张仲素(约769~819)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推荐诗词

春闺思
张仲素 [唐代]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秋夜曲
张仲素 [唐代]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太平词
张仲素 [唐代]
圣德超千古,皇威静四方。苍生今息战,无事觉时良。
杂曲歌辞。春游曲三首
张仲素 [唐代]
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濛濛百花里,罗绮竞秋千。 骋望登香阁,争高下砌台。林间踏青去,席上意钱来。 行乐三春节,林花百和香。当年重意气,先占斗鸡场。
燕子楼诗三首
张仲素 [唐代]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满床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白居易 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已十年。——张仲素钿晕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著即潸然。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一年。——白...
秋思赠远
张仲素 [唐代]
博山沉燎绝馀香,兰烬金檠怨夜长。 为问青青河畔草,几回经雨复经霜。
塞下曲五首
张仲素 [唐代]
三戍渔阳再渡辽,騂弓在臂剑横腰。 匈奴似若知名姓,休傍阴山更射雕。 猎马千行雁几双,燕然山下碧油幢。 传声漠北单于破,火照旌旗夜受降。 朔雪飘飘开雁门,平沙历乱卷蓬根。 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楼兰报国恩。 陇水潺湲陇树秋,征人到此泪双流。 乡关万里无因见,西戍河源早晚休。 阴碛茫茫塞...
秋闺思二首
张仲素 [唐代]
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汉苑行二首
张仲素 [唐代]
回雁高飞太液池,新花低发上林枝。 年光到处皆堪赏,春色人间总不知。 春风淡荡景悠悠,莺啭高枝燕入楼。 千步回廊闻凤吹,珠帘处处上银钩。
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濛濛百花里,罗绮竞鞦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