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之江宁

韩翃 [唐代]

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徐州见柳花。

朱雀桥边看淮水,乌衣巷里问王家。

千闾万井无多事,辟户开门向山翠。

楚云朝下石头城,江燕双飞瓦棺寺。

吴士风流甚可亲,相逢嘉赏日应新。

从来此地夸羊酪,自有莼羹定却人。(定却 一作:味可)

24

春流:即春天的水流。赊:延缓。徐州:此指古南徐州,与江宁同属润州。

朱雀桥:横跨秦淮河上,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巨宅多在其附近。淮水:水名,其纵贯今南京市部分称秦淮河。乌衣巷: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南。东晋时王谢等望族亦居此。王家:即王导家。

闾:原指里巷里的门,此处代指城市。井:田地,此处代指乡下。

石头城:古城名,故城在今南京市清凉山。六朝时为建康军事重镇。瓦棺寺:亦名瓦官寺,在故金陵凤凰台。寺有瓦官阁,高二十五丈。

吴士:江宁古属吴国,故称当地读书人为吴士。风流:即洒脱放逸,风雅潇洒。

此:一作“北”。羊酪:用羊乳制成的一种食品。莼羹:用莼菜烹制的羹。定却人:一作“味可人”。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所送之人,已不可考。

诗人简介

韩翃

韩翃

唐代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推荐诗词

寒食
韩翃 [唐代]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韩翃 [唐代]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赠别王侍御赴上都
韩翃 [唐代]
翩翩马上郎,执简佩银章。西向洛阳归鄠杜, 回头结念莲花府。朝辞芳草万岁街,暮宿春山一泉坞。 青青树色傍行衣,乳燕流莺相间飞。远过三峰临八水, 幽寻佳赏偏如此。残花片片细柳风,落日疏钟小槐雨。 相思掩泣复何如,公子门前人渐疏。幸有心期当小暑, 葛衣纱帽望回车。
同题仙游观
韩翃 [唐代]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都门霁后不飞尘,草色萋萋满路春。双兔坡东千室吏, 三鸦水上一归人。愁眠客舍衣香满,走渡河桥马汗新。 少妇比来多远望,应知蟢子上罗巾。
宿石邑山中
韩翃 [唐代]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韩翃 [唐代]
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 齐讴听处妙,鲁酒把来香。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长。
送田明府归终南别业
韩翃 [唐代]
故园此日多心赏,窗下泉流竹外云。近馆应逢沈道士, 比邻自识卞田君。离宫树影登山见,上苑钟声过雪闻。 相劝早移丹凤阙,不须常恋白鸥群。
章台柳·寄柳氏
韩翃 [唐代]
章台柳,章台柳,颜色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一)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二)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三)
送客归广平
韩翃 [唐代]
家在赵邯郸,归心辄自欢。晚杯狐腋暖,春雪马毛寒。 孟月途中破,轻冰水上残。到时杨柳色,奈向故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