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鹧鸪
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
遍地关山行不得,为谁辛苦尽情啼?
243
这首诗题为《闻鹧鸪》,借旅人听到鹧鸪啼鸣声起兴,托意深远。前两句写景。夕阳西下,暮霭渐沉,已是傍晚时分,路旁树丛中传来鹧鸪一声声凄楚的啼鸣,那声音似乎在呼喊着:“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这时候,在田间道路上,辛劳跋涉了一天的旅行者已经感觉疲乏,步履艰难了,偏偏耳中又传来鹧鸪的声声呼唤,心里怎能不更加感觉难受哩!“首尽低”三字,状写了出门人共有的旅途悲苦之情和无可奈何的乡思。这两句诗,景中含情,渲染出一种愁闷怅惘的氛围,也为后两句直接抒情议论起了陪衬作用。借鹧鸪声表惜别劝阻之意的诗,前人已写过不少。如果这首诗仍沿此思路立意,那就未脱前人窠臼,没有多高的审美价值。可贵的是,诗人却独辟蹊径,运用异向思维选择了新的角度,表达了新颖深刻的意旨。末两句以反问的语气将意思更翻进一层:如今世途险恶,好比遍地皆是关隘险境,如果说“行不得”的话,那么无论往何处都行不得,可是人们为了生计,又不得不在外奔波,在这种情况下,鹧鸪整日不辞辛苦地叫唤“行不得也哥哥”是为了谁,而且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样,就由感叹旅途的艰难愁苦更深一层地推进到感叹世途的险恶崎岖,使这首诗立意更加深刻,故沈德潜评曰:“‘行不得’意,人所共知;此更翻进了一层,便觉百感交集。”“遍地关山行不得”一句,是诗中片言居要的关键句,它含蓄地反映了清王朝封建统治下政治专横、文网森严、庶民百姓处世艰危的黑暗现实,在诗中又起了转折生波的作用。
推荐诗词
寄语青山,为我筑、数椽茅舍。更计较、凿斯池也,衡门之下。屋后十弓放笋竹,墙边五亩栽桑柘。还留些、隙地种梅花,依台榭。北海钓,南山射。东墅弈,西园画。有邻翁来往,鸡豚春社。笑问老妻能去否,蒿簪藜杖归休罢。但囊中、尚乏买山钱,从天借。
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遍地关山行不得,为谁辛苦尽情啼?
花朝去了又春分。草如茵,柳烟新。油壁青骢,争踏武陵春。绣暮罗衣香过处,人不见,插红裙。纱窗寒雨最难闻。冷炉薰,淡芳樽。闲病闲愁,独对旧东君。日暮捲帘南北望,魂欲化,楚山云。
太皇太后女尧舜,宫嫔加刃诛王振。不见高皇竖铁牌,内宫不许干朝政?振乎毁牌太纵横,天子亦呼王先生。先生一开口,天子下殿走。蒙尘事可哀,夺门名亦丑。横尸百万谁首戎,天子犹念先生功。诏取沈香雕小像,巍峨寺额称旌忠。
衮衮诸公,看朱紫、白头随驾。尽让与、蝇头蜗角,冷杯残炙。夫子漫劳冉有仆,小人请学樊迟稼。向深山、好作古田家,羲皇话。松菊径,瓜藤架。麋鹿柴,鱼虾汊。且醉吟高卧,及时闲暇。稚子浪寻青草斗,老夫合受黄鹂骂。倘城中、有客访吾来,关门谢。
月下云翘卸早,灯前罗帐眠迟。今宵犹是女孩儿。明日居然娘子。小婢偷翻翠被,新郎初试蛾眉。最怜妆罢见人时。尽道一声恭喜。
灯下了妆奁。玳瑁堂前春色添。万福归来无一事,憨憨。自揭薰笼换绣衫。迎喜出门檐。笑看家家下竹帘。瓜子满阶人莫扫,纤纤。曾带脂香唾舌尖。
西园公子妙谈棋,南国娇娆工扫眉。云雨凄凉《神女赋》,江山寥落党人碑。妆楼镫火低鬟影,禅榻茶烟飏鬓丝。画里浮家风景好,吴宫花发早春时。
南京有一陈,太学无弃人。北京有一李,太学多端士。李先生,讲《五经》,公侯环坐听《鹿鸣》。桥门荷校辱非刑,诸生举幢呼阙廷,会昌上奏太后惊。陈先生,考绩至,手书《四箴》返金币,招之不住守吾志。危哉履虎幸不噬,两贤道同命则异。君不见西市将杀薛夫子,灶下老仆哭不止。
为问何年,龙战山东,堕此长须。曾阶于尺木,能兴云雨,贮之勺水,便化江湖。今也卷然,手携在箧,犹见虬髯气色殊。还恨未,向九仙馆里,捋取羊珠。顾君赠我何如。好准备尊前牙杖需。算虾须虽细,可编帘箔,鱼须甚壮,亦树旌旟。差胜衰翁,白髭似戟,不中卢仝唤作奴。却自笑,看吟成五字,剩数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