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悲怀

李觏 [宋代]

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

数分红色上黄叶,一瞬曙光成夕阳。

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

壶中若逐仙翁去,待看年华几许长。

324

春水句:南朝梁·江淹《别斌》:“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壶中句:壶公是传说中的仙人。据《云笈七签》记载:壶中有日月如世间,有老翁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称为壶公。《后汉书·费长房传》也记有费长房跟随卖药壶公学道的事。

这首诗题为《秋晚悲怀》,诗人把主题定得十分明显。自从宋玉在《九辩》中大抒悲秋情怀之后,感秋、悲秋就成为历来诗人常写的主题之一,这首诗也是借秋晚的景象,抒写诗人内心的悲感的。

诗人简介

李觏

李觏

宋代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推荐诗词

乡思
李觏 [宋代]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袁州州学记
李觏 [宋代]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不行。   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泽知袁州。始至,进诸生,知学宫阙状。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通判颍川陈君侁,闻而是之,议以克合。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
忆钱塘江
李觏 [宋代]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
送夏旦赴举
李觏 [宋代]
岭梅初尽草初生,马上春风酒易醒。好共大鹏双奋击,此行有路到南溟。
秋晚悲怀
李觏 [宋代]
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数分红色上黄叶,一瞬曙光成夕阳。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壶中若逐仙翁去,待看年华几许长。
残叶
李觏 [宋代]
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礼是泥尘。上阳宫女多诗思,莫寄人间取次人。
雪中赠柳枝
李觏 [宋代]
暖气来时柳眼新,一场冰雪更愁人。要知真宰无诚信,取次东风未是春。
小女
李觏 [宋代]
惜汝今何恃,言来泪满襟。死生虽分定,襁褓累人心。饥买邻家乳,寒劳祖母针。岂知泉路隔,时拨穗帷寻。
李觏 [宋代]
逸少曾留玩,人因唤右军。鸟名加爵号,不离羽毛群。
閒居
李觏 [宋代]
无物可劳情,空郊日闭扃。雨吟春破碎,贫饮客凋零。世事重江险,才名一梦醒。同心秪松柏,见我尚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