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遇雨二首

崔道融 [唐代]

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沈鱼飞。

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0

回塘:回曲的水池。缲丝:即缫丝,煮茧抽丝。沈丝:即沉丝,潜藏水底的丝。

耕蓑:农夫的蓑衣。未暇:谓没有时间顾及。淋漓:沾湿或流滴貌。

坐看:犹行看,旋见。形容时间短暂。衔:携带着。

晚照:夕阳的余晖。

唐诗中写景通常不离抒情,而且多为抒情而设。即使纯乎写景,也渗透作者主观感情,写景即其心境的反光和折射;或者借用比兴,别有寄托。而这首写景诗不同于一般唐诗。它是咏夏天的暴雨,既不能从中觅得何种寓意,又不能视为作者心境的写照。因为他实在是为写雨而写雨。从一种自然现象的观察玩味中发现某种奇特情致,乃是宋人在诗歌“小结裹”方面的许多发明之一,南宋杨诚斋(万里)最擅此。而《溪上遇雨二首》就是早于诚斋二三百年的“诚斋体”。

诗人简介

崔道融

崔道融

唐代

崔道融,江陵人。唐末诗人。以征辟为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令。累官至右补阙。后避居于闽,因号“东瓯散人”。与司空图为诗友,人称江陵才子。工绝句。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于永嘉山斋集诗500首,辑为《申唐诗》3卷。另有《东浮集》9卷,当为入闽后所作。

推荐诗词

溪居即事
崔道融 [唐代]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江村
崔道融 [唐代]
日暮片帆落,江村如有情。独对沙上月,满船人睡声。
梅花
崔道融 [唐代]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春闺二首
崔道融 [唐代]
寒食月明雨,落花香满泥。佳人持锦字,无雁寄辽西。 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辽阳在何处,莫望寄征袍。
春闺二首 其二
崔道融 [唐代]
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辽阳在何处,莫望寄征袍。
西施滩
崔道融 [唐代]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溪上遇雨二首
崔道融 [唐代]
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沈鱼飞。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田上
崔道融 [唐代]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秋霁
崔道融 [唐代]
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旅行
崔道融 [唐代]
少壮经勤苦,衰年始浪游。谁怜不龟手,他处却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