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桥感事

吴融 [唐代]

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郊原尚朔风。

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今欲过山东。

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绛功?

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

0

金桥:地名。唐属潞州,在今山西长冶市西南。事:唐昭宗大顺元年,沙陀藩镇李克用进据河北道南部的邢、洛、磁三州。朝中大臣们多数反对发兵讨李,而昭宗却采纳张浚的主张草率出兵,结果三战三败。李军势如破竹,昭宗被迫于大顺二年(891)二月为李克用加官晋爵,罢张浚官。太行:山名。即太行山。朔风:北风。

饮马:让马喝水。后也有军队进驻之意。射雕:指善于射雕的人。雕:是一种鸷鸟,猛健善飞,不易射中。山东: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百年徒有伊川叹:用《左传》中典故。诗中用此典故来喻指唐朝的不祥国运。五利宁无魏绛功:魏绛是春秋时晋悼公大夫。诗中用魏绛事隐曲地批评了对李克用的讨伐用兵。

笳:胡笳,汉时流行于西域一带的少数民族乐器。戍烟:边防戍楼用以报警的烽烟。

这是一篇政治抒情诗 。《唐诗鼓吹评注》谓 :此诗“指孙揆败于沙陀之事”。沙陀,以族名代称藩镇李克用 。唐昭宗大顺元年(890),李克用占据邢 、洛、 磁三州。昭宗不顾多数大臣的反对,采用了宰相张浚等人发兵讨李的主张。由于对形势估计不足,结果三战三败。张浚的副手孙揆,就在这年九月李克用破潞州(今山西长治西南)时被杀。李克用的军队乘胜纵兵夺掠晋、绛、河中一带 。百姓家破人亡 ,赤地千里 。大顺二年春正月 ,昭宗被迫罢了张浚等人的官,二月又为李克用加官晋爵 。 诗人吴融时在潞州金桥,有感于此,写下此诗。

诗人简介

吴融

吴融

唐代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推荐诗词

春寒
吴融 [唐代]
固教梅忍落,体与杏藏娇。已过冬疑剩,将来暖未饶。 玉阶残雪在,罗荐暗魂销。莫问王孙事,烟芜正寂寥。
古离别(杂言)
吴融 [唐代]
紫鸾黄鹄虽别离,一举千里何难追。犹闻啼风与叫月, 流连断续令人悲。赋情更有深缱绻,碧甃千寻尚为浅。 蟾蜍正向清夜流,蛱蝶须教堕丝罥.莫道断丝不可续, 丹穴凤凰胶不远。莫道流水不回波,海上两潮长自返。
武牢关遇雨
吴融 [唐代]
泽春关路迥,暮雨细霏霏。带雾昏河浪,和尘重客衣。 望中迷去骑,愁里乱斜晖。惆怅家山远,溟蒙湿翠微。
西京道中闻蛙
吴融 [唐代]
雨馀林外夕烟沉,忽有蛙声伴客吟。 莫怪闻时倍惆怅,稚圭蓬荜在山阴。
送僧归日本国
吴融 [唐代]
沧溟分故国,渺渺泛杯归。天尽终期到,人生此别稀。 无风亦骇浪,未午已斜晖。系帛何须雁,金乌日日飞。
秋池
吴融 [唐代]
冷涵秋水碧溶溶,一片澄明见底空。有日晴来云衬白, 几时吹落叶浮红。香啼蓼穗娟娟露,乾动莲茎淅淅风。 凌晓无端照衰发,便悲霜雪镜光中。
海上秋怀
吴融 [唐代]
辞无圭组隐无才,门向潮头过处开。几度黄昏逢罔象,有时红旭见蓬莱。碛连荒戍频频火,天绝纤云往往雷。昨夜秋风已摇落,那堪更上望乡台。
送僧上峡归东蜀
吴融 [唐代]
巴字江流一棹回,紫袈裟是禁中裁。 如从十二峰前过,莫赋佳人殊未来。
太保中书令军前新楼
吴融 [唐代]
十二阑干压锦城,半空人语落滩声。风流近接平津阁, 气色高含细柳营。尽日卷帘江草绿,有时欹枕雪峰晴。 不知捧诏朝天后,谁此登临看月明。
荆南席上闻歌
吴融 [唐代]
迎愁敛黛一声分,吊屈江边日暮闻。 何事遏云翻不定,自缘踪迹爱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