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干 [唐代]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攲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144

举目:抬眼望。似:一作“如”。故山:旧山。喻家乡。

远势:谓远物的气势、姿态。孤屿:孤岛。曳:拖着。别枝:另一枝;斜枝。

凉月:秋月。窗:一作“床”。欹:斜倚。澄泉:清泉。泛觞:谓饮酒。古园林中常引水流入石砌的曲沟中,宴时以酒杯浮在水面,漂到谁的面前,就谁饮。迟:慢。

青云:高位,喻高官显爵。平行:平步。“梦到”句:一作“梦到江头身在兹”。旅羁:久居他乡。

这首诗,是诗人方干旅居洋州时写的。洋州,今陕西洋县,在汉水北岸。

诗人简介

方干

方干

唐代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推荐诗词

衢州别李秀才
方干 [唐代]
千山红树万山云,把酒相看日又曛。 一曲骊歌两行泪,更知何处再逢君。
题睦州乌龙山禅居
方干 [唐代]
曙后月华犹冷湿,自知坐卧逼天宫。晨鸡未暇鸣山底,早日先来照屋东。人世驱驰方丈内,海波摇动一杯中。伴师长住应难住,归去仍须入俗笼。
题报恩寺上方
方干 [唐代]
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岩溜喷空晴似雨, 林萝碍日夏多寒。众山迢递皆相叠,一路高低不记盘。 清峭关心惜归去,他时梦到亦难判。
题君山
方干 [唐代]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雪中寄李知诲判官
方干 [唐代]
聚散联翩急复迟,解将华发两相欺。虽云竹重先藏路, 却讶巢倾不损枝。入户便从风起后,照窗翻似月明时。 此时门巷无行迹,尘满尊罍谁得知。
献浙东王大夫二首
方干 [唐代]
出镇当时移越俗,致君何日不尧年。到来唯饮长溪水, 归去应将一个钱。吟处美人擎笔砚,行时飞鸟避旌旃。 四方皆是分忧寄,独有东南戴二天。 王臣夷夏仰清名,领镇犹为失意行。已见玉璜曾上钓, 何愁金鼎不和羹。誉将星月同时朽,身应山河满数生。 泥滓云霄至悬阔,渔翁不合见公卿。
秋夜
方干 [唐代]
度鸿惊睡醒,欹枕已三更。梦破寂寥思,灯残零落明。 空窗闲月色,幽壁静虫声。况是离乡久,依然无限情。
上张舍人
方干 [唐代]
海内芳声谁可并,承家三代相门深。剖符已副东人望,援笔曾传圣主心。此地清廉惟饮水,四方焦热待为霖。他年莫学鸱夷子,远泛扁舟用铸金。
思江南
方干 [唐代]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望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尽日人不到,一尊谁与同。 凉随莲叶雨,暑避柳条风。岂分长岑寂,明时有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