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院

韩偓 [唐代]

鹅儿唼啑栀黄觜,凤子轻盈腻粉腰。

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

718

鹅儿:指鹅雏。唼啑:形容鱼或水鸟吃食的声,也指鱼或水鸟吃食。栀黄:栀子一般的黄色。凤子:粉蝶的爱称。 轻盈:这里指粉蝶轻盈飞舞。

下帘:放下遮日的软帘。 昼寝:白天睡觉,这里指午睡。

“深院”之“深”,似乎不仅是个空间的观念,而且攸关环境气氛。一般说,要幽才能“深”,但诗人笔下却给读者展示了一幅闹春的小景:庭院内,黄嘴的鹅雏在呷水嬉戏,美丽的蛱蝶在空中飞舞,红色的蔷薇花与绿色的芭蕉叶交相辉映。作者运用“栀黄”、“腻粉”、“红”、“碧”一连串颜色字,其色彩之繁丽,为盛唐诗作中所罕见。“栀黄”(栀子提炼出的黄色)比“黄”在辨色上更加具体,“腻粉”比“白”则更能传达一种色感(腻)。这种对形相、色彩更细腻的体味和表现,正是韩诗一种特色。诗中遣词用字的工妙不止于此。用两个带“儿”、“子”的缀化词:“鹅儿”(不说鹅雏)、“凤子”(不说蛱蝶),比这些生物普通的名称更带亲切的情感色彩,显示出小生命的可爱。“唼喋”(shà zhá煞扎)、“轻盈”一双迭韵字,不但有调声作用,而且兼有象声与形容的功用。于鹅儿写其“嘴”,则其呷水之声可闻;于蛱蝶写其“腰”,则其翩跹舞姿如见。末句则将“红蔷薇”与“碧芭蕉”并置,无“映”字而有“映”意。(一本径作“红蔷薇映碧芭蕉”,则点明矣。)凡此种种,足见诗人配色选声、铸词造句的匠心。

诗人简介

韩偓

韩偓

唐代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推荐诗词

晓日
韩偓 [唐代]
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
朝退书怀
韩偓 [唐代]
鹤帔星冠羽客装,寝楼西畔坐书堂。山禽养久知人唤, 窗竹芟多漏月光。粉壁不题新拙恶,小屏唯录古篇章。 孜孜莫患劳心力,富国安民理道长。
醉著
韩偓 [唐代]
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渔翁醉著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
天长水远网罗稀,保得重重翠碧衣。 挟弹小儿多害物,劝君莫近市朝飞。
夏夜
韩偓 [唐代]
猛风飘电黑云生,霎霎高林簇雨声。 夜久雨休风又定,断云流月却斜明。
深院
韩偓 [唐代]
鹅儿唼啑栀黄觜,凤子轻盈腻粉腰。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
无题
韩偓 [唐代]
小槛移灯灺,空房锁隙尘。额波风尽日,帘影月侵晨。 香辣更衣后,钗梁拢鬓新。吉音闻诡计,醉语近天真。 妆好方长叹,欢馀却浅颦。绣屏金作屋,丝幰玉为轮。 致意通绵竹,精诚托锦鳞。歌凝眉际恨,酒发脸边春。 溪纻殊倾越,楼箫岂羡秦。柳虚禳沴气,梅实引芳津。 乐府降清唱,宫厨减食珍。防闲襟并敛,忍...
秋郊闲望有感
韩偓 [唐代]
枫叶微红近有霜,碧云秋色满吴乡。鱼冲骇浪雪鳞健, 鸦闪夕阳金背光。心为感恩长惨戚,鬓缘经乱早苍浪。 可怜广武山前语,楚汉宁教作战场。
青春
韩偓 [唐代]
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终拟约秦楼。光阴负我难相遇,情绪牵人不自由。遥夜定嫌香蔽膝,闷时应弄玉搔头。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
元夜即席
韩偓 [唐代]
元宵清景亚元正,丝雨霏霏向晚倾。桂兔韬光云叶重, 烛龙衔耀月轮明。烟空但仰如膏润,绮席都忘滴砌声。 更待今宵开霁后,九衢车马未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