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

张祜 [唐代]

雨霖铃夜却归秦,犹见张徽一曲新。

长说上皇和泪教,月明南内更无人。

637

全诗共四句,以追述始,写唐明皇自蜀返京,由蜀入秦,恰逢霖雨之夜。地点、情景依旧,然人事全非。使人睹此情景就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安史之乱,唐明皇仓惶出逃,联想起马嵬坡“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长恨歌》),联想起栈道雨中唐明皇悼念贵妃闻雨而作《雨霖铃曲》的凄凉惨景。诗人让读者产生这么多的联想,是为了让人对唐明皇的悲凉处境作一深刻反省。唐明皇开元年间,天下大治,四海晏然,史家盛称为“开元之治”。然而,到了天宝末年,唐明皇宠幸佞臣,沉湎声色,终日与杨贵妃晏游嬉戏,朝政荒废,怨声四起。可是不久,“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长恨歌》),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撕毁了唐明皇的美梦,迫其弃都西逃。荒淫无道,宠幸佞臣,把唐明皇送上了悲凉的人生之路。西京收复后,唐明皇由蜀归秦,景况是否会改变一下呢?诗人这样写道:“犹是张徽一曲新”。与上句联系起来,恰恰与诗人的未言之意构成鲜明的对比。前者,唐明皇是落难帝王,进不能保社稷,退不能保宠妃,身不由己,悲苦自知;如今,唐明皇是返京的皇帝,青山依旧,江山未改,一切都是那样的熟悉,他又可以称孤道寡,君临天下了。然而,物是人非,爱姬已命丧马嵬,在唐明皇的耳中眼中,只有那雨中栈道和霖雨铃声还有一点新鲜感,只有张徽奏的《雨霖铃曲》还能打动他那木然的灵魂和死去的心。

诗人简介

张祜

张祜

唐代

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推荐诗词

塞上曲
张祜 [唐代]
边风卷地时,日暮帐初移。碛迥三通角,山寒一点旗。 连收榻索马,引满射雕儿。莫道功勋细,将军昔戍师。
赠窦家小儿
张祜 [唐代]
深绿衣裳小小人,每来听里解相亲。 天生合去云霄上,一尺松栽已出尘。
洞庭南馆
张祜 [唐代]
一径逗霜林,朱栏绕碧岑。地盘云梦角,山镇洞庭心。 树白看烟起,沙红见日沉。还因此悲屈,惆怅又行吟。
题金陵渡
张祜 [唐代]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赠内人
张祜 [唐代]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题松汀驿
张祜 [唐代]
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东。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那知旧遗逸,不在五湖中。
题杭州孤山寺
张祜 [唐代]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 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
纵游淮南
张祜 [唐代]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雁门太守行
张祜 [唐代]
城头月没霜如水,趚趚踏沙人似鬼。灯前拭泪试香裘, 长引一声残漏子。驼囊泻酒酒一杯,前头滴血心不回。 闺中年少妻莫哀,鱼金虎竹天上来,雁门山边骨成灰。
雨霖铃
张祜 [唐代]
雨霖铃夜却归秦,犹见张徽一曲新。长说上皇和泪教,月明南内更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