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思家

郑燮 [清代]

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红桥火。更红鲜冷淡不成圆,樱桃颗。

何日向,江村躲;何日上,江楼卧。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花径不无新点缀,沙鸥颇有闲功课。将白头供作折腰人,将毋左。

143

左:违背,不合。步,一作埠。山名,在江苏六合东南,亦名桃叶山。家:这里指扬州。瓜步:瓜步山。在江苏省六合东南,南临大江。瓜步月就是瓜步这个地方上面的月亮。红桥:在扬州城西北二里,是扬州游览胜地。

折腰人:此处是作者自谦,也是愤激之反语。左:左计,不适当的策划。

此词抒写了对扬州的怀念,也透露了对仕宦生活的厌倦。上片着意描写扬州的风景名胜,令人神往。下片抒写对重返扬州的生活展望。全词平易浅近而内涵丰富,感情真挚,颇具特色。

诗人简介

郑燮

郑燮

清代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推荐诗词

山中雪后
郑燮 [清代]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竹石
郑燮 [清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劲 一作:韧)
题画兰
郑燮 [清代]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新竹
郑燮 [清代]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下年 一作:明年)
道情十首(其一)
郑燮 [清代]
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一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燮 [清代]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咏雪
郑燮 [清代]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渔家
郑燮 [清代]
卖得鲜鱼二百钱,米粮炊饭放归船。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