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

苏辙 [宋代]

岐山之阳石为鼓,叩之不鸣悬无虡。

以为无用百无直,以为有用万物祖。

置身无用有用间,自讬周宣谁敢侮。

宣王没后坟垅平,秦野苍茫不知处。

周人旧物惟存山,文武遗民尽囚虏。

鼎钟无在铸戈戟,宫殿已倒生禾黍。

厉宣子孙窜四方,昭穆错乱不存谱。

时有过客悲先王,绸缪牖户彻桑土。

思宣不见幸鼓存,由鼓求宣近为愈。

彼皆有用世所好,天地能生不能主。

君看项籍猛如狼,身死未冷割为脯。

马童杨喜岂不仁,待汝封侯非怨汝。

何况外物固已轻,毛擒翡翠尾执麈。

惟有苍石于此时,独以无用不见数。

形骸偃蹇任苔藓,文字皴剥困风雨。

遭乱既以无用全,有用还为太平取。

古人不见见遗物,如见方召与申甫。

文非科斗可穷诘,简编不载无训诂。

字形漫汗随石缺,苍蛇生角龙折股。

亦如老人遭暴横,颐下髭秃口齿龉。

形虽不具意可知,有云杨柳贯鲂鱮。

鲂鱮岂厌居溪谷,自投网罟入君俎。

柳条柔弱长百尺,挽之不断细如缕。

以柳贯鱼鱼不伤,贯不伤鱼鱼乐死。

登之庙中鬼神格,锡女丰年多黍稌。

宣王用兵征四国,北摧犬戎南服楚。

将帅用命士卒驭,死生不顾阚虓虎。

问之何术能使然,抚之如子敬如父。

弱柳贯鱼鱼弗违,仁人在上民不怒。

请看石鼓非徒然,长笑太山刻秦语。

0

诗人简介

苏辙

苏辙

宋代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推荐诗词

六国论
苏辙 [宋代]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
次韵毛君游陈氏园
苏辙 [宋代]
增筑园亭草木新,损花风雨怨频频。筼筜似欲迎初暑,芍药犹堪送晚春。薄暮出城仍有伴,携壶藉草更无巡。归轩有喜知谁见,道上从横满醉人。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苏辙 [宋代]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春老人。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 [宋代]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宋代]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 ,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
怀渑池寄子瞻兄
苏辙 [宋代]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苏辙 [宋代]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送王适徐州赴学
苏辙 [宋代]
送别江南春雨淫,北方谁是子知音。性如白玉烧犹冷,文似朱弦叩愈深。万里同舟宽老病,一杯分袂发悲吟。明年榜上看名姓,杨柳春风正似今。
夏至后得雨
苏辙 [宋代]
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夺禄十五年,有田颍川涘。躬耕力不足,分穫中自愧。馀功治室庐,弃积沾狗彘。久养无用身,未识彼天意。
赤壁怀古
苏辙 [宋代]
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千艘已共长江崄,百胜安知赤壁焚。觜距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古来伐国须观衅,意突成功所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