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

倪瓒 [元代]

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

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

0

前朝:此指宋朝。越王台: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建,为驻兵处。

素影:皎洁银白的月光。

中唐诗人窦巩有《南游感兴》七绝云:“伤心欲问前朝事,唯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青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而窦诗显然又源于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本曲的前五句,化用窦巩的诗意,而“鹧鸪啼处”云云,则明显地流露出了霸业不存、风流事散的兴亡之感。倪瓒生活在元代的中晚期,无所谓遗民思想,曲中的“前朝事”是将越王台沿经的历史一网打尽,并不专指宋朝;但历史的盛衰、岁月的无情,一样会引起怀古者的“伤心”。窦诗是“伤心欲问前朝事”,而小令却“伤心莫问前朝事”,一字之差,绝望和无奈的感情色彩就表现得更加强烈。

诗人简介

倪瓒

倪瓒

明代

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后字元镇,、荆蛮民、幻霞子等。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推荐诗词

雨晴
倪瓒 [元代]
江上白蘋风起波,冷纹萦碧暮烟和。织成一幅鸳鸯锦,零落红衣远恨多。
对梓树花
倪瓒 [元代]
去年梓树开花时,美人明珰坐罗帷。今年梓树花如雪,美人死别已七月。梓花如雪不忍看,沉吟怀思泪阑干。鸣鸠乳燕共悲咽,柳绵风急烟漫漫。
春日送别余秀才
倪瓒 [元代]
翼翼高帆开远天,绿波芳草随烟绵。春林风雨集忧思,茅屋琴书移昼眠。文采由来庾信少,草圣近誇张旭颠。百年聚散如落叶,行客居人谁可怜。
欹帽垂鞭送客回。小桥流水一枝梅。醉后红绡都不记,□剩,幽香却解逐人来。松畔扶间频置酒。携手。与君看到十分开。少壮相从今雪鬓。因甚。流年清兴两相催。云栖子见示管夫人雪梅,与今日情景适合,因题一调定风波云。瓒记。珊
江城子 感旧
倪瓒 [元代]
窗前翠影湿芭蕉。雨潇潇。思无聊。梦入故园,山水碧迢迢。依旧当年行乐地,香径杳,绿苔饶。沉香火底坐吹萧。忆妖娆。想风标。同步芙蓉,花畔赤阑桥。渔唱一声惊梦觉,无觅处,不堪招。
题画赠王仲和
倪瓒 [元代]
曾住南湖宅,于今已十年。丛筠还自翳,乔木故依然。雨杂鸣渠溜,云连煮术烟。何时重相过?烂醉得佳眠。
用王叔明韵题画
倪瓒 [元代]
王郎笔力追前辈,海岳新图入卧游。独鹤眠松犹警露,孤猿挂树忽惊秋。陶潜泽畔五株柳,范蠡湖中一叶舟。同煮茯苓期岁暮,残生此外更何求。
春江独钓图
倪瓒 [元代]
春洲菰蒋绿,江水似空虚。望山以高咏,意钓不在鱼。
忆秦娥
倪瓒 [元代]
扶疏玉。蟾宫树影阑干曲。阑干曲。一襟香露,几枝金粟。姮娥镜里秋云绿。无端风雨声相续。声相续。不须澄霁,为沽醽醁。
三月廿日题所寓屋壁
倪瓒 [元代]
梓树花开破屋东,邻墙花信几番风。闭门睡过兼旬雨,春事依依是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