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三十首(其十五)

释印肃 [宋代]

众生本是佛,悟了一体同。

若人不达本,逐末走西东。

君子当务本,本立佛性同。

通一万事毕,终不被尘笼。

非尘体不动,本实理含融。

先天唯此物,今古学无踪。

难了意在处,塞顽空色空。本无有指,妄言色空。

若得妄消歇,真体者何穷。

真体非形相,不离形相中。

幻质皆虚伪,大智发于中。

幻尽觉圆满,心光寥廓通。

此通无对待,天地在其中。

森罗并万像,影现一镜中。

镜中实我体,寂湛印倥侗。

若能同道者,与理本相同。

唯守性清净,眼耳若盲聋。

情忘兼想尽,忽觉己身空。

自了本无物,强以道言通。

此法滞诸学,皆幻质相容。

若离一切相,形体外灵通。

左右逢其源,烦不入胸中。

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

眷属犹如梦,非冤不遇逢。

如今儿女者,皆再来祖宗。

一根来复去,如观桑叶同。

本树何曾动,凋叶有来冬。

叶落明年发,根深不怕风。

但能勤力护,勿使火兼虫。

毁坏本根者,万劫堕贫穷。

如今忧生死,犹如颠哭空。

不知空本无,如翳生眼中。

眼明虽说实,不可顺盲聋。

0

诗人简介

释印肃

释印肃

宋代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推荐诗词

题三门(其一)
释印肃 [宋代]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空之又空,一法常存。要见本来真面目,除非直入这三门。
證道歌(其二十八)
释印肃 [宋代]
寂灭性中随饮啄,渴饮饥餐无住著。不患寡而患不均,众生和悦因斯乐。
山云昨夜雨,檐头滴滴举。寒山拾得知,双双为伴侣。
赞须菩提
释印肃 [宋代]
伎俩全无始解空,雨花动地泄机锋。欲求静坐无方所,独步寥寥宇宙中。
普庵家宝
释印肃 [宋代]
普庵家宝,不著寻讨。迷时不见,在处烦恼。悟时无相,如日杲杲。取舍不得,自然恰好。谁生谁病,谁死谁老。达人无證,凡夫颠倒。日西道晚,日东道早。有睛无眼,撞头磕脑。扶篱摸壁,弃金抱草。机关木人,弄口叫好。线牵则动,索断则倒。撒放闲处,如第烂藁。本自无形,被他作造。五彩妆来,安名立号。只欲瞒他,何曾自保。...
口说难穷意普通,世间希有义和同。三春万卉皆含笑,装点繁花只一风。
牧童真可乐,摘草吹画角。撒手抚牛身,鼻孔难摸索。
證道歌(其一二三)
释印肃 [宋代]
弃有著空病亦然,却将阴入定安禅。阿赖耶识昆崙藏,万劫顽痴被业缠。
颂十玄谈(其十)一色也
释印肃 [宋代]
一一,恰似太虚经鸟迹。色即是空空不空,度日长吹无孔笛。
行童搬土
释印肃 [宋代]
童子聚沙为佛塔,而今搬土岂无功。忽然觉后知非土,当处回头识本宗。老僧念你善根微,所以教伊不失时。朝歌暮击三摩地,不久迷开解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