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

王洧 [宋代]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256
[原文]: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译文]:巍巍的太乙山临近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蜿蜒到海边。
[原文]: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译文]: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原文]: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译文]: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原文]: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译文]: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天都:天帝所居,这里指帝都长安。海隅:海边。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

青霭:山中的岚气。霭:云气。

分野:古天文学名词。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被称为分野。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对应星空的某一处分野。壑:山谷。“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这两句诗是说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

人处:有人烟处。

诗人简介

王洧

王洧

宋代

不详

推荐诗词

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
王洧 [宋代]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使至塞上
王洧 [宋代]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王洧 [宋代]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洧 [宋代]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馀一作余)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春中田园作
王洧 [宋代]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少年行四首
王洧 [宋代]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过香积寺
王洧 [宋代]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