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高仲一殿撰识山堂长韵

周必大 [宋代]

买山老山间,乃识山之容。

爱山无古今,此论谁非同。

仇仙来匡庐,一转语独工。

不识山面目,只缘在山中。

譬之尘漠漠,又如水溶溶。

人鱼居其间,孰识碍与通。

我昔少年日,自携七尺筇。

盘旋山南北,憩息林西东。

朝看山之横,暮看山之纵。

贪多眼为乏,陟险足已慵。

拱揖且不暇,赏识良自蒙。

方悟白司马,草堂对穹隆。

彼既若献状,此亦如发蒙。

秀甲天下山,至言出心胸。

今君欲继之,筑堂会奇峰。

何尝远城市,而能日迎逢。

山形不动体,山色含真空。

风云有蓄泄,气象无终穷。

雨馀四面翠,日丽千仞红。

氤氲香炉烟,挺拔双剑锋。

最爱五老人,崚嶒美所钟。

可望不可即,有意容相从。

罗列皆儿孙,几席次第供。

山虽跨两邦,兹焉实长雄。

不为堂上客,讵信山有宗。

寄语游山者,毋徒走憧憧。

0

诗人简介

周必大

周必大

宋代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推荐诗词

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坐赐茶。归到玉堂清不寐,月钩初照紫薇花。
赣江
周必大 [宋代]
迹落蛮夷地,艰危分饱经。盘涡随棹舞,惊浪溅船零。石乱舟才过,峰回眼谩青。晚来荒浦宿,愁绪转冥冥。
舟行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 [宋代]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立春帖子·太上皇帝阁
周必大 [宋代]
大巧都无迹可闚,春来物物自芳菲。不因亲御香山赋,谁识当年造化机。
送张端明赴召(其六)
周必大 [宋代]
心正能教笔不攲,古来书法独公知。颜筋柳骨留萧寺,总是甘棠去后思。
合宫歌
周必大 [宋代]
圣明朝,旷典乘秋举。大飨本仁祖。九室八牖四户。敕躬齐戒格堪舆。盛牲实俎。并侑总稽古。玉露乍肃天宇。冰输下照金铺。燎烟嘘呼。郁尊香,云门舞。仿佛翔坐,灵心咸嘉娱。众星俞美,光属照熉珠。清晓御丹凤,湛恩偏浃率溥。欢声雷动岳镇呼。徐命法驾,万骑花盈路。献胙慈极,寿同箕翼,事超唐虞。看平燕云,从此兴文偃武。...
送张端明赴召
周必大 [宋代]
家传圯上一编书,二纪论思只绪馀。此去筹帷方倚重,赤松那得便从渠。
参政李秀叔挽词二首
周必大 [宋代]
十载山林号后谿,三朝钟鼎列前疑。进贤自许唐师德,持论人推萧望之。玉立诸郎传素业,金声高弟振清规。送车远莫陪千两,诔行深惭措一辞。
次张子仪抑篇荔枝诗韵
周必大 [宋代]
驲骑尘飞受暑风,绝怜丹脸透青龙。欧闽后出名高尚,广蜀先驱品下中。遥忆东坡分晒白,预邀老杜赋轻红。明年倘未归黄闼,生熟何忧更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