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卢栯 [唐代]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当平。

何时夜出五原塞,不闻人语闻鞭声。

168
[原文]: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译文]:胸中自有军事谋略,想要试炼一番却没有门路,空怀豪情。
[原文]: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译文]: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
[原文]: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译文]:以端溪出产的砚台磨墨,在烛光的照耀下,下笔纵横如飞。
[原文]: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译文]:瞬间就完成草书,又端杯饮酒,就像打了一场胜仗,消除国难,恢复了太平,感觉酣畅淋漓。
[原文]: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当平。
[译文]:有志男儿当建立功业,有所立身,金人侵略者的命运已尽,应当去平定他们。
[原文]:何时夜出五原塞,不闻人语闻鞭声。
[译文]:何时才能够像汉朝时在五原塞出兵讨伐匈奴那样北伐金人呢?我已能想象到我军队伍十分整肃的场景,只听到扬鞭催马的声音,而没有人语声。

磊落:众多错杂的样子。五兵:即古代戈、殳、戟、酋矛、夷矛等五种兵器,此处借指用兵韬略。《宋史·范仲淹传》:“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谓。”峥嵘(zhēngróng):山势高峻的样子,此处喻满怀豪情。

槊(shuò):长矛,古代兵器之一。银河:天河,晴朗夜空中云状光带,望去像河。

端溪石池:指端砚,为名砚。端溪在今广东高要县,古属端州。

须臾(xūyú):片刻,一会儿。烟尘清:比喻战斗结束。

丈夫:大丈夫,陆游自指。在:存。立:指立身处世,即立德、立言、立功。逆虏:指金侵略者。运:国运,气数。

行:将。五原塞: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汉时曾从此处出兵,北伐匈奴。

诗人简介

卢栯

卢栯

唐代

卢栯,弘文馆学士。

推荐诗词

钗头凤·红酥手
卢栯 [唐代]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卢栯 [唐代]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病起书怀
卢栯 [唐代]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乙卯重五诗
卢栯 [唐代]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卜算子·咏梅
卢栯 [唐代]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过小孤山大孤山
卢栯 [唐代]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过澎浪...
临安春雨初霁
卢栯 [唐代]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