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大散关图有感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二十抱此志,五十犹癯儒。
大散陈仓间,山川郁盘纡。
劲气钟义士,可与共壮图。
坡陁咸阳城,秦汉之故都。
王气浮夕霭,宫室生春芜。
安得从王师,汛扫迎皇舆?
黄河与函谷,四海通舟车。
士马发燕赵,布帛来青徐。
先当营七庙,次第画九衢。
偏师缚可汗,倾都观受俘。
上寿大安宫,复如正观初。
丈夫毕此愿,死与蝼蚁殊。
志大浩无期,醉胆空满躯。
246
[原文]: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译文]:飞身上马前去奋击猖狂的胡虏,下得马来又忙草拟军中的文书。
[原文]:二十抱此志,五十犹癯儒。
[译文]:二十岁时就有这样的雄心大志,五十岁了不料还是个瘦弱穷儒!
[原文]:大散陈仓间,山川郁盘纡。
[译文]:大散关和陈仓间有壮丽的山川,河流弯曲盘旋呵山上草木扶疏。
[原文]:劲气钟义士,可与共壮图。
[译文]:义士身上凝聚一股刚劲的气概,可同他们一起去实现伟业宏图。
[原文]:坡陁咸阳城,秦汉之故都。
[译文]:咸阳古城周围的地势高低起伏,这一带曾经是秦汉两汉的故都。
[原文]:王气浮夕霭,宫室生春芜。
[译文]:如今帝王气象混杂在雾霭之中,从前的宫室满是一片春草荒芜。
[原文]:安得从王师,汛扫迎皇舆?
[译文]:怎样才能跟随着王师出征北伐,扫清道路好迎接君王回到故土?
[原文]:黄河与函谷,四海通舟车。
[译文]:函谷关和黄河一带成了太平地,四面八方车船往来畅通无拦阻。
[原文]:士马发燕赵,布帛来青徐。
[译文]:士兵良马从燕赵地区挑选而来,布绸是打青州徐州运来的货物。
[原文]:先当营七庙,次第画九衢。
[译文]:重建京城先要营造君王的祖庙,再依次来修筑四面八方的街路。
[原文]:偏师缚可汗,倾都观受俘。
[译文]:派遣的一支队伍捉住了金国国主,观看受降仪式京里人倾城而出。
[原文]:上寿大安宫,复如正观初。
[译文]:宫廷里举杯进酒庆贺北伐胜利,要把贞观间繁盛景象重新恢复。
[原文]:丈夫毕此愿,死与蝼蚁殊。
[译文]:大丈夫哪天能够实现这个心愿,便是死了一生也就没白白虚度。
[原文]:志大浩无期,醉胆空满躯。
[译文]:志向远大要实现却是渺茫无期,醉酒后一身是胆也是空无用处!
癯儒:瘦弱书生。癯,瘦。
陈仓:古地名,在今陕西宝鸡。郁:树木茂密。盘纡:盘曲迂回。
坡陁:险阻不平的样子。
王气:王者之气,即王朝的气运。夕霭:黄昏的烟雾。春芜:春天的杂草。
函谷:关名,在今河南灵宝。
燕赵:战国时国名,均在黄河以北,故可代指北方。青徐:古州名,青州和徐州均以产绫绢著称。
营:建造。七庙:古代礼制,天子有七个祖庙。九衢:泛指四通八达的道路。
偏师:指全军的一部分,以别于主力。可汗:这里指金主。倾都:城中所有居民。
毕:完成。殊:不同。
推荐诗词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过澎浪...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