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张孝祥 [宋代]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708

问讯:问候。湖:指三塔湖。重来又是三年:相隔三年重游旧地。过湖船:驶过湖面的船。杨柳丝丝:形容杨柳新枝柔嫩如丝。拂面:轻轻地掠过面孔。

世路:世俗生活的道路。寒光亭:亭名。在江苏省溧阳县西三塔寺内。沙鸥:沙洲上的鸥鸟。

起首二句,直接描述自己时隔三年旧地重游的怀恋心境。“问讯”,表达出词人主动前来探望的殷切心情。“湖边”,点明远道而来,刚至湖岸,为下文乘船游湖作铺垫。“春色”,形容万紫千红的美好春景,乃下文“东风”、“杨柳”之引笔。“重来”,说明是再次来此,表明“问讯”实是有意重访。“又是三年”,不仅突出相别的确切时间,而且暗示其间经历了人生的多少波折变幻;一个“又”字,内涵复杂,既包含了对时光流逝的叹惜,对历经坎坷的感慨,也包含了对湖边春色的怀恋,对再次来此的欣喜。词人酷爱自然之情,潇洒出尘之姿,就在这质朴明快、语近情深的起句中脱颖而出,奠定了全词飘逸清朗的基调。

诗人简介

张孝祥

张孝祥

宋代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推荐诗词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宋代]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著 同:着;玉界 一作:玉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沧浪 一作:沧冥;岭表 ...
浣溪沙
张孝祥 [宋代]
晚雨潇潇急做秋。西风凉鬓已飕飕。烛花明夜酒花浮。醉眼定知非妙赏,□词端为□□留。想君泾渭不同流。
浣溪沙
张孝祥 [宋代]
日暖帘帏春昼长。纤纤玉指动抨床。低头佯不顾檀郎。 豆蔻枝头双蛱蝶,芙蓉花下两鸳鸯。壁间闻得唾茸香。
浣溪沙
张孝祥 [宋代]
楼下西流水拍堤。楼头日日望春归。雪晴风静燕来迟。留得梅花供半额,要将杨叶画新眉。莫教辜负早春时。
浣溪沙
张孝祥 [宋代]
妙手何人为写真。只难传处是精神。一枝占断洛城春。暮雨不堪巫峡梦,西风莫障瘐公尘。扁舟湖海要诗人。
浣溪沙
张孝祥 [宋代]
冉冉幽香解钿囊。兰桡烟雨暗春江。十分清瘦为箫郎。遥忆牙樯收楚缆,应将玉箸点吴妆。有人萦断九回肠。
浣溪沙
张孝祥 [宋代]
鳷鹊楼高晚雪融。鸳鸯池暖暗潮通。郁金黄染柳丝风。油壁不来春草绿,栏干倚遍夕阳红。江南山色有无中。
浣溪沙
张孝祥 [宋代]
湓浦从君已十年。京江仍许借归船。相逢此地有因缘。 十万貔貅环武帐,三千珠翠入歌筵。功成去作地行仙。
浣溪沙
张孝祥 [宋代]
细仗春风簇翠筵。烂银袍拂禁炉烟。旃书名字压宫垣。太学诸生推独步,玉堂学士合登仙。乃翁种德满心田。
浣溪沙
张孝祥 [宋代]
妒妇滩头十八姨。顾狂无赖占佳期。唤它滕六把春欺。 孱愁莺莺并燕燕,恓惶柳柳与梅梅。东君独自落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