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赋松上鸥

杨万里 [宋代]

晚饮诚斋,忽有一鸥来泊松上,已而复去,感而赋之。

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稚子莫喧哗,恐惊他。

俄倾忽然飞去,飞去不知何处?我已乞归休,报沙鸥。

430

扑鹿:状声音。张志和《渔父》:“惊起鸳鸯扑鹿飞。”稚子:幼子;小孩。喧哗:声音大而杂乱。

俄倾:片刻;一会儿。归休:辞官退休;归隐。报沙鸥:沙鸥,栖息于沙滩、沙洲上的鸥鸟。

上片写作者静坐书室,意外地听窗外松树上有沙鸥前来投宿,十分惊喜。“偶听松梢扑鹿”,“偶”字意即偶然地,或者说是意料之外地,“扑鹿”是象声词。首句说,他偶然听到门前松树梢上有飞鸟拍打翅膀的“扑鹿”声,凭着生活经验,他“知是沙鸥来宿”。首二句无丝毫的渲染与夸饰,似乎是简单地平铺直叙,但只要稍稍揣摩,便不难发现,这十二个字既写出了环境的寂静,又写出了树上鸥鸟的活动,从字面看,人未见形,鸥未露体,而在读者的意念中,却分明“看”到作者凝神谛听的神态,“听”到沙鸥抖动翅膀的扑扑鹿鹿的声音,这足以说明,这两句近似口语的话,并非随意信手写来,而是经过认真推敲锤炼而得,因此颇为传神。

诗人简介

杨万里

杨万里

宋代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推荐诗词

插秧歌
杨万里 [宋代]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初秋行圃
杨万里 [宋代]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宋代]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错喜欢 一作: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放过 一作:放出)
桑茶坑道中
杨万里 [宋代]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宋代]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宋代]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春寒
杨万里 [宋代]
风日晴暄一并来,桃花告报李花开。待君减尽衣裘了,夜半春寒特地回。
春寒
杨万里 [宋代]
春寒尽解粟人肤,敢傍吾侪酒琖无?雨里杏花如半醉,抬头不起索人扶。
秋凉晚步
杨万里 [宋代]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
杨万里 [宋代]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