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
花貌年年溺水滨,俗传河伯娶生人。
自从明宰投巫后,直至如今鬼不神。
0
诗题“西河”是水名,在今山西省境内。应是西门豹巧惩“河伯娶妇”的所在地。西门豹是战国初年魏文侯的一位循吏。他做地方的长官时,调查民间疾苦,禁止为河伯娶妇,并征发百姓开渠灌田,兴修水利,是个为百姓谋福利的好官。“名闻天下,泽流后世”。《西河》即以他的这段佳话为题材。诗的头两句叙述了河伯娶妇陋习的内容。当地每年都要把花容月貌的少女投入水中,活活溺死。这就是河伯(即河神)娶人的习俗。诗句语言平实,叙述概括有表现力。“花貌”之青春年少,“溺”之惨不忍睹,“年年”之时间久远,无时可幸免,均道出了“河伯娶妇”的残酷与荒诞。第二句的“传”字含蓄耐寻,说明这种不合情理的事是地方上的官吏勾结祝巫(古代专以降神召鬼为职业的人)为了搜刮老百姓的钱财而编造出来的。真正祸害人民的不是河伯而是这些贪官、坏人。这个“传”字,下笔虽轻,语气却重,作者的憎恶感情溢于言表。第三句用“明宰投巫”叙述西门豹智斗恶势力。他知道“河伯娶妇”是“从来久远矣”,设法智取,以迷信打击迷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装作真信河伯要娶妇,借口新妇不美,要另找一个,接连把三个巫婆投入河中去向河伯禀告,又把三老扔到河里,使掾吏、豪绅“叩头旦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这样,不用禁令,河伯娶妇的事自然禁绝。“投巫”是颇有戏剧性的一幕,表现了西门豹的机智能干和沉着老练。作者在“宰”前冠以“明”字,充分表现了对西门豹的赞赏和钦佩。
推荐诗词
失却青丝素发生,合欢罗带意全轻。
古今人事皆如此,不独文君与马卿。
风沙刮地塞云愁,平旦交锋晚未休。
白骨又沾新战血,青天犹列旧旄头。
漾舟雪浪映花颜,徐福携将竟不还。 同作危时避秦客,此行何似武陵滩。
椒宫荒宴竟无疑,倏忽山河尽入隋。 留得后庭亡国曲,至今犹与酒家吹。
棹月眠流处处通,绿蓑苇带混元风。 灵均说尽孤高事,全与逍遥意不同。
脱祸东奔壮气摧,马如飞电毂如雷。当时若不听弹铗,那得关门半夜开。
百里能将济猛宽,飞蝗不到邑人安。
至今闾里逢灾沴,犹祝当时卓长官。
夹浪分堤万树馀,为迎龙舸到江都。
君看靖节高眠处,只向衡门种五株。
蜷局盐车万里蹄,忽逢良鉴始能嘶。不缘伯乐称奇骨,几与驽骀价一齐。
西秦北赵各称高,池上张筵列我曹。 何事君王亲击缶,相如有剑可吹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