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

汪遵 [唐代]

花貌年年溺水滨,俗传河伯娶生人。

自从明宰投巫后,直至如今鬼不神。

0
诗题“西河”是水名,在今山西省境内。应是西门豹巧惩“河伯娶妇”的所在地。西门豹是战国初年魏文侯的一位循吏。他做地方的长官时,调查民间疾苦,禁止为河伯娶妇,并征发百姓开渠灌田,兴修水利,是个为百姓谋福利的好官。“名闻天下,泽流后世”。《西河》即以他的这段佳话为题材。诗的头两句叙述了河伯娶妇陋习的内容。当地每年都要把花容月貌的少女投入水中,活活溺死。这就是河伯(即河神)娶人的习俗。诗句语言平实,叙述概括有表现力。“花貌”之青春年少,“溺”之惨不忍睹,“年年”之时间久远,无时可幸免,均道出了“河伯娶妇”的残酷与荒诞。第二句的“传”字含蓄耐寻,说明这种不合情理的事是地方上的官吏勾结祝巫(古代专以降神召鬼为职业的人)为了搜刮老百姓的钱财而编造出来的。真正祸害人民的不是河伯而是这些贪官、坏人。这个“传”字,下笔虽轻,语气却重,作者的憎恶感情溢于言表。第三句用“明宰投巫”叙述西门豹智斗恶势力。他知道“河伯娶妇”是“从来久远矣”,设法智取,以迷信打击迷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装作真信河伯要娶妇,借口新妇不美,要另找一个,接连把三个巫婆投入河中去向河伯禀告,又把三老扔到河里,使掾吏、豪绅“叩头旦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这样,不用禁令,河伯娶妇的事自然禁绝。“投巫”是颇有戏剧性的一幕,表现了西门豹的机智能干和沉着老练。作者在“宰”前冠以“明”字,充分表现了对西门豹的赞赏和钦佩。

诗人简介

汪遵

汪遵

唐代

(全唐诗云:一作王遵)(约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与许棠同乡。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进士第。后五年,棠始亦及第。遵诗有集《唐才子传》传世。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寄托了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感慨。

推荐诗词

白头吟
汪遵 [唐代]
失却青丝素发生,合欢罗带意全轻。 古今人事皆如此,不独文君与马卿。
咏酒二首
汪遵 [唐代]
九酝松醪一曲歌,本图闲放养天和。 后人不识前贤意,破国亡家事甚多。 万事销沈向一杯,竹门哑轧为风开。 秋宵睡足芭蕉雨,又是江湖入梦来。
乌江
汪遵 [唐代]
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英雄去尽羞容在,看却江东不得归。
咏长城
汪遵 [唐代]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三闾庙
汪遵 [唐代]
为嫌朝野尽陶陶,不觉官高怨亦高。 憔悴莫酬渔父笑,浪交千载咏离骚。
渑池
汪遵 [唐代]
西秦北赵各称高,池上张筵列我曹。 何事君王亲击缶,相如有剑可吹毛。
咏东海
汪遵 [唐代]
漾舟雪浪映花颜,徐福携将竟不还。 同作危时避秦客,此行何似武陵滩。
夷门
汪遵 [唐代]
晋鄙兵回为重难,秦师收旆亦西还。 今来不是无朱亥,谁降轩车问抱关。
屈祠
汪遵 [唐代]
不肯迂回入醉乡,乍吞忠梗没沧浪。 至今祠畔猿啼月,了了犹疑恨楚王。
息国
汪遵 [唐代]
家国兴亡身独存,玉容还受楚王恩。 衔冤只合甘先死,何待花间不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