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病军人

卢纶 [唐代]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长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0

行多:指行路多,这里指行程长。有病:一作“无方”。

蓬鬓:散乱的头发。鬓,头发。吟:呻吟。长城:秦时修筑的古代军事工程,用来防止匈奴入侵。此处泛指古城墙。不堪:不能忍受。秋气:秋天的寒风。金疮:中医指刀箭等金属器械造成的伤口。

此诗写一个伤病退伍在还乡途中的军人,从诗题看可能是以作者目睹的生活事件为依据。诗人用集中描画、加倍渲染的手法,着重塑造人物的形象。诗中的这个伤兵退伍后,他很快就发觉等待着他的仍是悲惨的命运。“行多”,已不免疲乏;加之“有病”,对赶路的人就越发难堪了。病不能行,便引出“住”意。然而住又谈何容易,离军即断了给养,长途跋涉中,干粮已尽。“无粮”的境况下多耽一天多受一天罪。第一句只短短七字,写出“病军人”的三重不堪,将其行住两难、进退无路的凄惨处境和盘托出,这就是“加倍”手法的妙用。第二句承上句“行”字,进一步写人物处境。分为两层。“万里还乡”是“病军人”的目的和希望。尽管家乡也不会有好运等着他,但狐死首丘,叶落归根,对于“病军人”不过是得愿死于乡里而已。虽然“行多”,但家乡远隔万里,未行之途必更多。就连死于乡里那种可怜的愿望怕也难以实现呢。这就使“未到乡”三字充满难言的悲愤、哀怨,令读者为之酸鼻。这里,“万里还乡”是不幸之幸,对于诗情是一纵;然而“未到乡”,又是“喜”尽悲来,对于诗情是一擒。由于这种擒纵之致,使诗句读来一唱三叹,低回不尽。

诗人简介

卢纶

卢纶

唐代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推荐诗词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长安春望
卢纶 [唐代]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春生 一作:春来)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
卢纶 [唐代]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李端公 / 送李端
卢纶 [唐代]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自堪悲 一作: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李端公 / 送李端
卢纶 [唐代]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自堪悲 一作: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晚次鄂州
卢纶 [唐代]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春词
卢纶 [唐代]
北苑罗裙带,尘衢锦绣鞋。醉眠芳树下,半被落花埋。
题兴善寺后池
卢纶 [唐代]
隔窗栖白鹤,似与镜湖邻。月照何年树,花逢几遍人。 岸莎青有路,苔径绿无尘。永愿容依止,僧中老此身。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