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君子
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子。
瀚海飘流燕,乍归来、依依难认,旧家庭院。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相对向、斜阳凄怨。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忍抛得,泪如线。
故巢似与人留恋。最多情、欲黏还坠,落泥片片。我自殷勤衔来补,珍重断红犹软。又生恐、重帘不卷。十二曲阑春寂寂,隔蓬山、何处窥人面?休更问,恨深浅。
0
丁未:光绪三十三年(1907)。梁启超于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越九年(丁未)归国,其时国事日非。次年(1908)再度东渡,是年光绪帝病死。
瀚海:浩瀚的海。俦:同辈之人。差池双剪:燕尾如剪。
断红:指落花。十二曲阑:《阑通栏》。蓬山:即蓬莱,神山名。
此词作者以瀚海飘流燕自喻,抒发对国事的感慨。上片“依依难认,旧家庭院”,写作者东渡归来时心情。“年时芳俦”至“泪如线”写当年变法同伴象“差池双剪”的燕子,“相对向”无限凄怨。下片抒发感慨,含蓄蕴藉,语意双关。
推荐诗词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
昨夜东风还又。春水一池吹绉。飞絮满天涯,可是燕归时候。消受。消受。六曲药栏携手。
凉亭畔,团坐到三更。万壑鱼龙醒不夜,疏星河汉度无声。双扇扑流萤。
吾庐好,气象绝清高。生意古今惟种树,雄心朝暮惯听潮。何处著尘劳。
明月夜,游屐尚徘徊。夜汐往还循岸见,秋花红白戴星开。清兴亦悠哉。
新浴后,细葛著轻丝。一树露蝉声不断,半床松子落无时。午梦更相宜。
忘机惯,随处见天游。稚子绕床驯竹马,学僮嬉水狎轻鸥。人我两悠悠。
万一维新事可望,相将携手还故乡。欲悬一席酬知已,领袖中原女学堂。
鸾飘凤泊总无家,惭愧西风两鬓华。万里海槎一知已,应无遗恨到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