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辛弃疾]
长恨啊!实在更长恨!我把它剪裁成《短歌行》。
长恨:即《长恨歌》。短歌行:乐府平调曲名。
词人直接以“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句开篇,看似突兀,其实稍加思索,就会明白其深刻的感情背景,直接抒写诗人的“长恨”和“有恨无人省”的感慨。
宋代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